尧禹合辙

出自:明代·孙承恩《拟嘉靖圣德颂二篇 其一》

拼音:[yáo][yǔ][hé,gě][zhé]

平仄:平仄平平

于穆圣皇,统天御极。
阳煦阴肃,坤阖乾辟。
乃廿四载,秋仲日吉。
皇心有感,涣号大发。
惟帝若曰,朕荷洪业。
惟尔臣工,予辅予弼。
君臣义合,礼恭臣职。
古称讽谏,晓人宜识。
往有二臣,陈疏过直。
朕心颇迕,薄尝示罚。
朕兹念之,谅彼诚怛。
狂悖虽有,忠爱是泄。
矧彼惩创,悔悟必切。
蠲除辜愆,俾出缧绁。
朕于临下,贤否能别。
朕于好恶,顺帝之则。
赏善则浮,纪过不越。
咨尔臣庶,咸听予说。
罄竭臣恭,毋自造孽。
体朕至怀,亦罔震慑。
惟帝一言,星日昭揭。
天地鬼神,咸布在列。
德音洋洋,警动六合。
臣庶稽首,仰帝明哲。
惟帝一心,渊穆莫测。
如天之运,如神之默。
皇赫斯怒,莫或敢遏。
如雷斯迅,如电斯掣。
皇心悦豫,怒不留匿。
如冰斯泮,如雾斯释。
稽首圣皇,天地合德。
并育兼容,无终恶嫉。
稽首圣皇,并明日月。
无远弗烛,无幽弗彻。
稽首圣皇,神武不杀。
操执乾纲,无敢玩亵。
洪恩汪濊,帝泽充洽。
君子奋庸,奸宄遏绝。
耄倪歌呼,途巷欢惬。
遐荒传播,罔不毕达。
大猷允升,无有间隔。
鸿图永固,无有杌隉。
超周迈商,尧禹合辙
彼宋彼唐,孰是方絜。
千万年岁,光耀史札。

查看原文

注释

【合辙】(~儿)1.若干辆车的车轮在地上轧出来的痕迹相合。比喻一致:两个人的想法一样,所以一说就~儿。 2.(戏曲、小调)押韵:快板~儿,容易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尧】

堯【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僥。《說文》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白虎通》堯猶嶢也。嶢嶢,至高貌。古唐帝。《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姓。魏堯暄,上黨人,以武功著。

《諡法》翼善傳聖,善行德義,皆曰堯。

人名。《前漢·高帝紀》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曰無以易堯。《宋史》氏三堯。

山名。《山海經》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今直隸眞定唐山,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或作㚁。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堯。兀,會高意。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

【禹】

禹【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王矩切,音羽。夏王號。《顏師古·曰》禹湯皆字,三王去唐之文,從高古之質,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

姓。《王憎孺·百家譜》蘭陵蕭道游娶禹氏。

諡法。《史記·裴註》受禪成功曰禹。《書疏》淵源流通曰禹。

《玉篇》舒也。

《說文》蟲也。

【合】

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音盒。《說文》合口也。

《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

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

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

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

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六合。《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黍名。《禮·曲禮》黍曰薌合。

《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合黎,地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州名。《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參合,代地。《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合浦,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通作闔。《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註》闔合同。

與郃通。《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註》郃水之北。

《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廣韻》合,集也。

《集韻》兩龠爲合。《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合龠爲合,十合爲升。《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叶許及切,音翕。《張衡·思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辙】

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別作徹。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