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卤穷东南

出自:明代·孙承恩《送张侍御巡盐淮南》

拼音:[chì][lǔ][qióng][dōng][nán,nā]

平仄:仄仄平平平

张君西江英,秀色出天表。
名声凛台端,玉立真皎皎。
浩荡四方志,溟渤一杯小。
淮壖有新命,冥鸿羡轻矫。
斥卤穷东南,国计岂毫杪。
岁久法滋玩,流弊剧澜倒。
伤哉醝丁艰,轸念心悄悄。
流移骨髓枯,存者颜色槁。
贪墨诛求遍,豪滑侵渔巧。
以兹弊百出,未易一一了。
君诚济时才,柄用苦不早。
通融有长策,至理在探讨。
冰霜肃奸宄,阳春辑流殍。
恩威两得所,夙蠹期一扫。
秋风吹萧萧,旭日照杲杲。
赠言不及他,持此永为好。

查看原文

注释

【斥卤】1.盐碱地:水灌斥卤,使生稻粱|躬耕于斥卤。 2.盐。
【东南】1.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2.(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斥】

斥【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同㡿。逐也,遠也。《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註》屛斥。

《書·禹貢》海濱廣斥。《釋文》斥謂地鹹。《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註》屈蟲也。

《左傳·襄十一年》納斥,視也,望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註》充滿斥見,言其多。

《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註》斥,廣也。

《前漢·惠帝紀》視作斥土者。《註》如淳曰:斥,開也。

《後漢·孔融傳》擬斥乗輿。《註》斥,指也。

《張衡·西京賦》絕阬踰斥。《註》斥,澤厓也。

山名。《爾雅·釋地》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按《釋文》音尺。《廣韻》《集韻》入禡韻,充夜切,俱書作,疑誤。

姓。《正字通》見姓纂。

《集韻》闥各切,音託。《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註》揮斥,猶放縱也。

《集韻》恥格切。與坼同。詳土部坼字註。

《韻補》叶敕略切。《史記·自序》王遷辟淫,良將是斥。叶上爵。

【卤】

卤【子集下】【卜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籀文西字,卽音魯。《說文》西方鹹地也。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廣韻》鹽澤也。天生曰鹵,人造曰鹽。《書·洪範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易·說卦》兌爲剛鹵。

淳鹵。《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地名。《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註》大鹵,太原晉陽縣。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代郡鹵成縣。

鹵簿。《漢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

鹵莽,輕脫苟且也。《莊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香草名。《爾雅·釋草》杜,土鹵。《註》杜衡也。似葵而香。《疏》杜一名土鹵。

《廣雅》鹵,薰也。

通櫓,大盾也。《前漢·項籍傳》流血漂鹵。《註》鹵,盾也。《左思·吳都賦》干鹵殳鋌。

通擄。獲也。《揚子·方言》鹵,奪也。《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

《衞靑傳》車輺畜產畢收爲鹵。

姓。《史記·游俠傳》太原鹵公孺。

《字彙》龍都切,音爐。同鑪。《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註》鹵,爐也。《釋名》地不生物曰鹵。鹵,爐也。如爐火處也。(鹵)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