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归一槩

出自:宋代·孙应时《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 其二》

拼音:[yǔ][zhòu][guī][yī][gài]

平仄:仄仄平平仄

宇宙归一槩,时势相重轻。
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
沈吟百年事,俛仰万古情。
五穷未可送,鬼语方嚘嘤。

查看原文

注释

【宇宙】1.天地万物的总称。语出战国时《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垠,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物质世界,其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天文学的“宇宙”概念指总星系,是人类的观测活动所涉及的最大物质体系。 3.书名。全名为《宇宙:物质世界概要》。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著。共五卷,于1845-1862年陆续出版。第一卷是关于宇宙全貌的概述。第二卷是历代对自然风光的论述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史。第三卷论述天体空间的法则。第四卷介绍地球。第五卷记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该书总结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原理和区域地理研究的法则,是近代地理学最为重要的著作。
【归一】1.亦作"归壹"。 2.统一;一致。 3.犹规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宇】

宇【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穻《唐韻》《集韻》王矩切《等韻》于矩切,音禹。《說文》宇,屋邊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易·繫辭》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詩·豳風》八月在宇。《註》宇,簷下也。《大雅》聿來胥宇。

《廣韻》大也。《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史記·秦本紀》包舉宇內。

《孔穎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爲宇。于國,則四垂爲宇。《周語》先王規方千里,以爲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隤下曰宇。《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上欲尊,而宇欲。

籀文作㝢。《張衡·東京賦》德㝢天覆。《集韻》亦作㡰。

【宙】

宙【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又切《集韻》直祐切,音胄。《說文》舟車所極覆也,下覆爲宇,上奠爲宙。《淮南子·齊俗訓》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玉篇》居也,徐鉉曰:凡天地之居萬物,猶居室之遷貿而不覺。

叶持御切,音住。《司馬相如·上林賦》追怪物,出宇宙。彎蕃弱,滿白羽。羽去聲。

【归】

歸【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

《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歸妹,卦名。

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姓。

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槩】

槩【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居代切,,戛摩之也。斗斛,量槩也。《禮·月令》仲春之月,正權槪。《周禮·冬官考工記》㮚氏槩而不稅。《疏》槩,所以勘諸廛之量器,以取平者。

平也。《管子·樞言》釜鼓滿則人槪之,人滿則天槪之。

大槪,大率也。《史記·伯夷傳》其文辭不少槩見。《莊子·天下篇》槩乎皆常有聞者也。《張衡·東京賦》粗爲賔,言其梗槩如此。

感觸經心也。《史記·范雎傳》臣愚,不槩于王心。《淮南子·精神訓》勢位爵祿,何足以槩志。

節槩。《左思·吳都賦》俗有節槩之風。《晉書·桓溫傳》豪爽有風槩。

退槩,幽深不明也。《何晏·景福殿賦》其奧祕則翳蔽曖昧,髣髴退槩。

口漑切。同慨。《史記·季布傳》婢妾賤人,感槩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復之耳。

許旣切,音餼。亦平木也。

古對切,音憒。義同。

古忽切,音骨。哀亂貌。

叶居氣切,音記。《劉楨·魯都賦》貴交尚信,輕命重氣。義激毫毛,怨成梗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