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挢送客

出自:明代·夏言《苏武慢 次虞韵,写怀一十二首 其十一》

拼音:[guò,guō][jiǎo][sòng][kè]

平仄:平仄仄仄

晚节亭中,赐闲堂上,长日从容笑语。
出郭寻春,过挢送客,翠竹白沙江路。
芳草长堤,绿杨古渡,隔岸几声杜宇。
道相公、久已归来,喜对家山如故。
忘形处、相伴渔樵,沙头同醉,村酒溪鱼旋取。
宠辱无惊,是非不管,此乐也应天与。
返照入林,断云堆墨,倏忽晚来风雨。
望城南、灯火攒星,独棹一舟归去。

查看原文

注释

【送客】为客人送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过】

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挢】

撟【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少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音矯。《說文》舉手也。一曰撟擅也。與矯通。《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五曰撟邦令。《註》稱詐以有爲者。《疏》撟,卽詐也。《前漢·武帝紀》撟虔史乘埶以侵蒸庶。《註》撟,託也。虔,固也。妄託上命,而堅固爲邪惡者也。

《高五王傳》撟制以令天下。《註》託天子制詔也。

《倉頡篇》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撟幹欲孰于火而無贏,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前漢·諸侯王表》撟枉過其正。《註》正曲曰撟。

强貌。《荀子·臣道篇》撟然剛折端立,而無傾側之心。

《集韻》渠嬌切,音喬。亦舉手也。

《唐韻》舉橋切《集韻》居妖切,音驕。義同。

《博雅》取也。一曰選也。

《集韻》《韻會》嬌廟切,驕去聲。撟捎,略取也。互見捎字註。

《集韻》巨天切,音趫。天撟,頻伸貌。《爾雅·釋獸》人曰撟。《註》伸引手足。

丘祅切,音蹺。舉也。

渠廟切,音嶠。義同。《史記·扁鵲傳》舌撟然而不下。

苦浩切,音考。以火曲物也。《考工記》撟幹,劉昌宗說。

《集韻》《正韻》吉了切,音皎。撓曲也,屈也。《考工記釋文》沈讀古了反。《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强君撟君。

【送】

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