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沧洲

出自:明代·夏言《长相思 叠旧韵,寄答顾东桥五阕 其七》

拼音:[gé][cāng][zhōu]

平仄:平平平

天悠悠。
水悠悠。
天水相连万里秋。
佳人楚水头。
忆沧洲。
隔沧洲
渺渺烟波生暮愁。
那堪独倚楼。

查看原文

注释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隔】

隔【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沧】

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東爲滄浪之水。

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洲】

洲【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渚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

《釋名》聚也。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詩·周南》在河之洲。

靈洲,漢縣名,屬北地郡。

《韻補》叶專於切,音朱。《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緹帷彌津,丹帳覆洲。《說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