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枭自诡产阴山

出自:元代·周霆震《孤隼叹》

拼音:[xiá][xiāo][zì][guǐ][chǎn][yīn][shā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河西万里来孤隼,侧目烟埃心未逞。
黠枭自诡产阴山,失势包羞苟逃命。
咄哉隼去枭独留,引类呼俦肆残忍。
毒蛇见面即唤名,怪虫含沙工射影。
十家屏息九杜门,恨不移居托眢井。
枭鸣喂肉群飞翔,草间狐兔尽陆梁。
细思物极理当反,安得仪凤鸣朝阳。
呜呼安得仪凤鸣朝阳。

查看原文

注释

【自诡】1.责成自己。 2.自己不同于。 3.自己诡称。
【诡产】宋代役法规定﹐按当役人户田产多少定等级﹐缴纳代役钱。有些人户就将田产分散托名诡寄于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的官户名下﹐这些资产称"诡产"
【阴山】1.山脉名。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 2.犹阴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黠】

黠【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胡八切《集韻》《韻會》下八切,音䕸。《說文》黠,堅黑也。

《揚子·方言》黠,慧也。趙魏之閒謂之黠。

人名。曹爽小字黠。

叶古屑切,音結。《仲長統·覈性賦》蠢爾一槩,智不相絕。推此而談,孰癡孰黠。

【枭】

梟【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堯切《集韻》《韻會》堅堯切,音驍。《說文》不孝鳥也。《詩·大雅》爲梟爲鴟。《陸璣疏》自關而西,爲梟爲流離。其子適長大,還食其母。故張奐云:鶹鷅食母。

其肉甚美,可爲羹臛。《北戸錄》古人尚鴞羹,意欲滅其族,非以爲美也。

縣首木上曰梟首。《前漢·高帝紀》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巿。

健也。《前漢·高帝紀》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

山巓曰梟。《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梟,多桔符楡。其山之末,有箭與苑。

雄也。《淮南子·原道訓》湫漻寂寞,爲天下梟。

梟瞯,深目貌。《王褒·四子講德論》燋齒梟瞯,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

梟盧,樗蒱采名。幺爲梟,六爲盧。晉謝艾曰:梟,邀也。六博得邀者勝。《楚辭》成梟而牟呼五白。梟二爲珉采,牟,勝也。勝梟必五白。

《本草別錄》桃終冬不落者爲梟桃。

姓。《姓譜》隋煬帝誅楊元感,改其姓爲梟氏。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诡】

詭【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垝。《說文》責也。《前漢·京房傳》臣出守郡,自詭效功。《師古註》自以爲憂責也。《孔融·薦禰衡表》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繫單于。《註》自責必繫單于也。

《玉篇》欺也,謾也。《類篇》詐也。《穀梁傳·文六年》詭辭而出。《註》不以實吿人。

《玉篇》怪也。《莊子·齊物論》是其言也,其名爲弔詭。《註》弔詭,至怪也。

《增韻》異也。《前漢·劉輔傳》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者。《師古註》詭,異於衆也。《後漢·班固傳》殊形詭制。《註》詭,異也。

違也。《前漢·董仲舒傳》有所詭於天之理與。《師古註》違也。

毀也。《後漢·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註》激,揚。詭,毀也。

《廣雅》詭隨,小惡也。《詩·大雅》無縱詭隨。《註》不顧是非,而妄隨人也。

《廣韻》橫射物爲詭遇。《孟子》爲之詭遇。《趙註》橫而射之也。《朱註》不正而與禽遇也。

譎詭,變化也。《張衡·東京賦》瑰異譎詭。

《廣雅》詭犀,總也。總,音思。

《正韻》戾也。

星名。《前漢·天文志》司詭星出西方。《孟康註》星大而有尾,兩角,熒惑之精也。

邑名。《史記·秦始皇紀》將軍蒙騖,攻魏氏畼有詭。《註》畼有詭,魏邑名。

姓。《左傳·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執夷詭諸。《註》詭諸,周大夫。夷,采地名。

人名。《史記·齊世家》桓公長衞姬生無詭。《左傳》作無虧。

通作恑。《陸機·辯亡論》古今詭趣。《註》詭,變也。同恑。《集韻》或作謉、譌。《正韻》亦作佹、傀。

【产】

產【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切,音剗。《說文》生也。《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註》聖之言生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孟子》良,楚產也。《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註》屈地生良馬。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民業曰產。《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水名。與滻同。《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與嵼同。《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姓。《何氏姓苑》彭城人也。《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生育也。

《韻補》叶舉切,數上聲。《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所蹇切,先上聲。《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或作嵼。

【阴】

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隂同。見《字彙補》,以定晏陰之所成。

《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正字通》陰八字。

《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

《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陰)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