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眩投眢井

出自:元代·周霆震《辛丑除夕》

拼音:[hǔ][xuàn][tóu][yuān][jǐ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雨雪徂年日,乾坤厌乱馀。
战争吴会阻,消息朔风虚。
虎眩投眢井,燐冤集故墟。
事机恒倚伏,天意竟何如。

查看原文

注释

【眢井】1.废井;无水的井。 2.特指宋亡后郑思肖以《心史》沉苏州承天寺枯井中事,三百余年后浚井时始发现。清褚人获《坚瓠四集.郑所南》:"僧浚眢井而其书始出。"后因以为郑思肖的代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眩】

眩【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黃絢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衒。《說文》目無常主也。《博雅》惑也。亂也。《中庸》敬大臣則不眩。《前漢·元帝紀》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師古註》眩,亂視也。

眠眩,亂也。瞑眩,劇也。詳眠瞑二字註。

眩疾,風疾也。《後漢·姜肱傳》言感眩疾,不欲出風。

眩雷,地名。在烏孫北。見《漢書》。

《韻會》或作與眩同,謂幽深難知。

與眴通。詳眴字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衒平聲。義同。

《釋名》懸也。目視動亂,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靈樞經·衞氣篇》上虛則眩。

《揚子·方言》䀼眩,懣也。朝鮮冽水之閒,顚眴謂之䀼眩。《註》眩音懸。

《集韻》胡辦切《韻會》《正韻》胡慣切。馬諸術是也。

《集韻》扃縣切,音罥。行且賣也。與衒同。

【投】

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頭。《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廣韻》棄也。《禮·曲禮》無投與狗骨。《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贈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增韻》納也。《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註》舉徙之詞也。

適也,託也。《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掩也。《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與逗同。止也。

物相逗合也。《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字林》重醞也。《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眢】

眢【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一丸切《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說文》目無明也。《六書故》眸子枯陷也。

井枯無水亦謂之眢。《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註》廢井也。

《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寃。義同。

《廣韻》目空貌。

《集韻》邕危切,音逶。義同。

【井】

井【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釋名》井,淸也。《廣雅》深也。易有井卦。《世本》伯益作井。《汲冡周書》黃帝作井。《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市井。《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南方宿名。《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井井,經畫端整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往來連屬貌。《易·井卦》往來井井。

姓。漢有井丹。

藻井。《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綺井。《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古文井與通用。《左傳》有井伯,卽郉伯。《說文》本作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