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呻佔毕

出自:元代·吴莱《寄柳博士》

拼音:[qǐ,kǎi][dú][shēn][zhàn,diān][bì]

平仄:仄平平平仄

试续《儒林传》,南州定几人。
清标腾凤翼,素手截鲸鳞。
卓荦初观国,轩腾早致身。
燕秦争骋侠,邹鲁共称醇。
旅剑浑如淬,家毡在一振。
于焉徵有道,自此教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名六馆亲。
土床然烛夜,茸帐结餐晨。
上下笙镛间,纵横俎豆陈。
岐原周鼓老,阙里魏碑真。
白日需前席,青云仰后尘。
山林稽猛駮,文字到祥麟。
岂独呻佔毕,犹应逐缙绅。
讨论抽秘典,扈从得良臣。
绝漠幽州暗,沧波碣石邻。
鸾旗飞旖旎,革辂压轮囷。
御苑材官集,离宫突骑巡。
赤狐翻远译,黄鼠割时珍。
法酒蒲萄熟,天花芍药春。
溯风沙鹘健,冲雪野驼驯。
北海谁求隐,东都或对宾。
三关宁设险,八极总归仁。
怅望怀今古,赓歌迈等伦。
短衣曾见宠,长铗每忘贫。
共往仍联驷,同吟更接茵。
玉山森巨石,金水濯芳津。
本拟追枚乘,终然愧郤诜。
鹿鸣来已再,鹏击去何因。
色挺淮王桂,香生楚客蘋。
圣朝初荐士,江汉有垂纶。

查看原文

注释

【岂独】难道只是;何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独】

獨【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獨字註。

《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呻】

呻【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同。

《集韻》斯人切,音辛。義同。

【佔】

佔【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字書云:佔侸,輕薄也。

《集韻》《正韻》牘,不能通其蘊奧也。呻,吟諷之聲也。與覘音義同。

佔佔同沾沾。《前漢·匈奴傳》令喋喋而佔佔。《索隱曰》佔囁,耳語。

【毕】

畢【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音必。《博雅》畢,竟也。《書·大誥》子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左傳·莊二十九年》日至而畢。《註》日南至,微陽始動,故土功畢。

皆也。盡也。《詩·小雅》畢來旣升。《禮·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闔扇,寢廟畢備。《註》畢,猶皆也。

《郊特牲》唯爲社田,國人畢作。《疏》畢,盡也。

月名。《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

星名。《詩·小雅》有捄天畢。《朱註》天畢,畢星也。狀如掩兔之畢。《禮·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

小綱也。《詩·小雅》鴛鴦于飛,畢之羅之。《疏》罔小而柄長謂之畢。《禮·月令》田獵罝罘,羅綱畢翳。《揚雄·校獵賦》荷垂天之畢。

而已。

貫牲。體木也。《禮·雜記》畢用桑。《註》主人舉肉時,以畢助之。喪祭用桑,吉用棘。畢狀如㐅,博三寸,長八寸,柄長二尺四寸,丹漆兩頭。《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執畢先入。《註》畢狀如叉,蓋爲其似畢星,取名焉。

《儀禮·大射儀》司馬正東面,以弓爲畢。《註》畢,所以助敎執事者。《疏》畢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爲畢以指授。

《揚子·方言》車下鐵,宋淮楚之閒謂之畢。

《字彙補》畢門,路門也。

地名。《爾雅·釋地》畢,堂牆。《註》今終南山道名,畢其邊,若堂室之牆。《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箋》畢,終南山之道名,邊如堂之牆然。

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年表》畢梁侯劉嬰。

姓。《左傳·閔元年》畢萬爲右。《晉語》得畢陽。《註》畢陽,晉士。

神名。《博雅》木神謂之畢方。《張衡·東京賦》况鬾與畢方。《註》畢方,老父神,如烏兩足一翼者,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

鳥名。《山海經》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而白喙,名曰畢方。

與彃同。《歸藏鄭母經》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

與縪同。《儀禮·覲禮》冠六升外畢。《註》外畢者,冠前後屈而出縫於武也。《疏》外畢者,前後兩畢之末而向外攝之也。○按旣夕畢作縪。

與韠同。《荀子·正論篇》共艾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