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咸骏奔

出自:元代·吴莱《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

拼音:[lǎo][yòu][xián][jùn][bēn,bèn]

平仄:仄仄平仄平

东朝盛文物,四海极丰富。
粉饰郊祀间,驰驱汉唐旧。
奉常夙有掌,卤簿列前后。
车軨麾飞黄,戟盾服错绣。
启胠龙虎动,扈卫鸳鹭簉。
嵯峨屹丘岳,灼爚罗星宿。
陈兵吉利队,择马騊駼厩。
严须呵八神,喜欲抃百兽。
祖宗所继承,宇宙遍包覆。
上公敬执笾,天子亲献酎。
灵光旌旗林,缛典礼乐囿。
威仪一以整,琐碎无不究。
时惟正垂拱,国幸息战斗。
玉策恐人闻,帛书疑鬼授。
纷纭务欺阿,制作穷刻镂。
老幼咸骏奔,穹示总歆臭。
中诚乃根本,外貌特肤腠。
封宁重䃭绳,飨或贵型馏。
居安昧危机,致治启乱窦。
文华终耗财,武弱益招寇。
虽然喧一朝,孰得燕末冑。
五辂忽已没,三京杳难救。
惜其初讨论,盍不返朴陋。
临风披此图,叹息我以绶。

查看原文

注释

【老幼】1.老人和小孩。 2.泛指家属。
【骏奔】1.亦作"骏奔"。 2.急速奔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幼】

幼【寅集下】【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伊謬切,憂去聲。《爾雅·釋言》幼,穉也。《釋名》幼,少也。言生日少也。《禮·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疏》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時。故檀弓云:幼名者,三月爲名稱幼。冠禮云: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爲幼。喪服傳云:子幼。鄭康成云:十五以下。今云:十年曰幼學,是十歲而就業也。

慈幼也。《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註》幼,猶愛也。

王莽錢名。《前漢·食貨志》徑八分,重五銖曰幼錢,直二十。

《集韻》乙六切,音郁。義同。

《集韻》一笑切,音要。幼。《註》幼,讀曰要。《司馬相如·長門賦》聲幼妙而復揚。

與拗通。《集韻》袎或作幼。

【咸】

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易·雜卦》咸,速也。

《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星名。《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姓。《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集韻》居咸切,音緘。《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姓。《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音憾。《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按感同憾。

叶餘針切,音。《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骏】

駿【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俊。《玉篇》馬之美稱。《博物志》周穆公欲驅八駿周行天下。

與俊同。英儁也。《史記·屈原傳》誹駿疑桀。

大也。《詩·商頌》爲下國駿厖。《傳》駿,大也。

與峻通。《詩·大雅》崧高維嶽,駿極于天。

《爾雅·釋詁》速也。《疏》駿者,猶迅也。《詩·周頌》駿發爾私。《鄭箋》駿,疾也。《朱傳》駿,大也。使之大發其私田也。

駿狼,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駿狼之山。一本作峻。

《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義同。

【奔】

奔【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犇《唐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本平聲。《說文》走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一曰趨事恐後曰奔。《詩·周頌》駿奔走在廟。

嫁娶而禮不備亦曰奔。《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謂不必六禮備,非淫奔也。

凡物皆言奔。《詩·鄘風》鶉之奔奔。《小雅》鹿斯之奔。《石鼓文》霝雨奔樹。《韓愈·秋懷詩》鳴聲若有意,顚倒相追奔。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韻,《正字通》沿《字彙》之誤,奔叶音邊,豈以言在一先韻耶。

姓。石晉將奔洪進。

《集韻》《韻會》方問切,音憤。覆敗也。《李陵·與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廣韻》甫悶切《集韻》《韻會》補悶切《正韻》逋悶切,本去聲。急赴也。《釋名》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增韻》奔走,湊集也。

叶於夷切,音依。《崔亭伯七依》乃命長秋使驅獸,夷羿作虞人。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說文》从夭,賁省聲,入夭部。俗省作奔。,奔本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