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衣穷绝陉

出自:元代·吴莱《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 其四》

拼音:[qiān][yī][qióng][jué][xí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长啸山石裂,我今在东溟。
游目出重徼,搴衣穷绝陉
奇氛抱珥赤,远影摩空青。
想像旸谷水,徘徊烛龙形。
晨昏相经络,稚耋不得宁。
岂若柯斧烂,看棋了千龄。

查看原文

字义

【搴】

搴【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矣。《註》謂勝敵拔取旗也。《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

姓。漢將搴揚。

《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

《唐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

草名。《爾雅·釋草》搴柜朐。

《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互見㩃攓二字註。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绝】

絕【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

《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

《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絕,落也。

《集韻》租悅切,音茁。義同。

《韻補》叶此芮切。《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叶勢。

【陉】

陘【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說文》山絕坎也。《玉篇》限也。《爾雅·釋山》山絕陘。《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

《廣韻》陘,阪也。

地名。《春秋·僖四年》遂伐楚,次于陘。《註》楚地名,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

《左傳·隱十一年》與鄭人陘。

《春秋·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註》魯地。

《左傳·成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註》齊邑。《戰國策》秦攻韓,圍陘。《註》在絳州曲沃縣西北,汾水之旁。

山名。《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註》括地志,在鄭州縣西南。《史記·秦始皇紀》王翦將上地下井陘。《註》山名,在常山,今爲縣。《前漢·地理志》常山郡井陘。《註》井陘山在南。

《禮·月令·其祀竈註》東面設主於竈陘。《疏》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

姓。《字彙》晉大夫,以邑爲氏。

《集韻》吉定切,音徑。《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註》海陘,魯隘道也。《釋文》陘,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