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步青霄计未差

出自:元代·吴师道《和芊希曾宪史韵二首 其一》

拼音:[gāo][bù][qīng][xiāo][jì][wèi][chà,chā,chāi,c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高步青霄计未差,征途祇暂走尘沙。
烟波江上吟芳草,风雨城东看落花。
揽辔欲追千载士,扣门肯向五侯家。
遥知斋阁清无事,满架残书整复斜。

查看原文

注释

【高步】1.阔步,大步。 2.犹高蹈。指隐居。 3.超群出众。
【青霄】1.青天﹔高空。 2.喻帝都﹔朝廷。 3.喻巍科﹐高第。 4.清朗的夜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步】

步【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音捕。《說文》行也。《書·武成》王朝步自周。《傳》步,行也。《正義》曰:《爾雅·釋宮》云: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彼相對爲名耳,散則可以通,故步爲行也。《楚辭·招䰟》步騎羅些。《註》乗馬爲騎,徒行爲步。

《小爾雅》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白虎通》人踐三尺法天地人,再舉足步備隂陽也。《周禮·夏官》射人以貍步張三侯。《註》鄭司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爲步,於今爲半步。

《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禮·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正義曰》古者八寸爲尺,周尺八尺爲步,則一步六尺四寸。《史記·秦始皇紀》數以六爲紀,六尺爲步。《註》索隱曰:《管子》《司馬法》皆云六尺爲步,非獨秦制。

王制八尺爲步,今以六尺四寸爲步,步之尺數亦不同。

輦行曰步。《韻會》世稱輦車曰步輦,謂人荷而行,不駕馬也。

徐行曰步。《屈原·離騷》步余馬於蘭臯兮。《說苑·建本篇》走者之速,步者之遲。

促行曰趨,闊行曰步。《莊子·田子方》步亦步,趨亦趨。

《任昉·述異記》水際謂之步。上虞縣有石駞步,吳中有瓜步,吳江中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妃步。按吳楚閒謂浦爲步,語之訛耳。《水經注》贛水逕豫章郡北爲津步,步卽水渚也。《靑箱雜記》嶺南謂村市爲墟,水津爲步。

《柳宗元·鐵爐步志》江之滸,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韓愈·孔戣墓誌》蕃舶至泊步,有下碇之稅。通作埠。今人呼船儈曰埠頭。埠音如步。

《爾雅·釋樂》徒擊鼓謂之步。《疏》凡八音備作曰樂。一音獨作不得以樂名也。

人才特出謂之獨步。《晉書·王坦之傳》江東獨步王文度。

馬步,謂神爲災害馬者。一曰行神。《周禮·夏官·校人》冬祭馬步。

人物烖害之神皆曰步。《周禮·夏官·校人疏》冥之步,人鬼之步是也。

《地官·族師·祭酺註》酺者,爲人物烖害之神。故書酺爲步,蓋步與酺字異而音義同也。

習馬曰步馬。《左傳·襄二十六年》左師見夫人之步馬者。

牽行也。《禮·曲禮》步路馬必中道。

行師曰步師。《左傳·僖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

行爵曰步爵。《禮·少儀》未步爵,不嘗羞。

推歷曰步歷。《左傳·文元年疏》日月轉運於天,猶如人之行步,故推歷謂之步歷。《後漢·楊厚傳》就同郡鄭伯山,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術。《陸機·演連珠》儀天步晷,而修短可量。

《律歷》,書名,五星爲五步。見《漢制考》。

運也,國運曰國步,天運曰天步。《詩·小雅》國步蔑資。《又》天步艱難。

陟大位曰攺步。《周語》攺玉攺步。

步驟。《後漢·曹褒傳》三五步驟,優劣殊軌。《註》《孝經鉤命決》曰: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宋均註云:步謂德道用,日月爲步,時事彌順,日月亦驟,勤思不已,日月乃馳,是優劣也。

姓。《廣韻》晉有步場,食采於步,後因氏焉。孔子弟子有步叔乗,三國吳丞相步騭。

三字姓。《後魏書》有步六孤氏,後改爲陸氏。

西方步鹿根氏,後改爲步氏。

《北齊書》有步大汗氏。

百步,溪名。《廣輿記》在台州臨海縣,一呼惡溪。

千步,香名。《任昉·述異記》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聞千步。今海嵎有千步草,是其種也。《雜貢籍》曰:南郡貢千步香。

步光,劒名,見《越絕書》。

步搖,婦人首飾名。見《採蘭雜志》。《俗書正訛》从字仅在步字中使用,日人将步简化为歩,便利步字的使用。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霄】

霄【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雨䨘爲霄雪。从雨肖聲。齊語也。《爾雅·釋天》雨䨘爲霄。《註》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維霰。霰,冰雪雜下者,謂之霄雪。《疏》霄,卽消也。《韻會》霄雪,今人所謂濕雪也。著物則消。

《玉篇》雲氣也。《廣韻》近天氣也。《揚雄·甘泉賦》騰淸霄而軼浮景。《註》師古曰:霄,日旁氣也。

陵霄,花名。《爾雅翼》苕,陵苕,今陵霄。

奔霄,王八駿之一。見《拾遺記》。

地名。《左傳·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

國名。《拾遺記》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

姓。《正字通》韓非子有霄略。

人名。《春秋·襄十一年》楚人執鄭行人良霄。《史記·楚世家》是謂霄敖。

《集韻》仙妙切,音笑。與肖同。

《陸雲·陸丞相誄》窮化幾神,探賾衆妙。駭塵氛埃,澄響淸霄。霄,叶音笑。

叶桑何切,音莎。《道藏歌》彈璈北寒臺,七靈曜紫霄。濟濟羣仙舉,紛紛塵中羅。

叶思留切,音搜。《陸機詩》恢恢天網,飛沈是收。受兹下臣,騰光淸霄。《集韻》或作䨭㲵。

【计】

計【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

《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

《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

計簿。《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註》送計簿于季氏。《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計偕。《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

官名。《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師古註》專主計籍。《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

神名。《山海經》東百三十里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

姓。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

《集韻》吉屑切,音結。畫也。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差】

差【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察辭于差。《前漢•東方朔傳》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爾雅•釋詁》擇也。《釋文》差音㐅。《詩•小雅》旣差我馬。

《廣韻》楚宜切《集韻》《韻會》叉宜切《正韻》叉茲切,音縒。《廣韻》次也,不齊等也。《后漢荀爽傳》天子娶十二,諸侯以下各有等差。

《玉篇》參差,不齊也。《韻會》參差,亂絲貌。參相參爲參,兩相參爲差。《詩•周南》參差荇菜。《風俗通》舜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其形參差,象鳳翼。

《韻會》參差,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韻會》差池,燕飛也。《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正韻》初佳切,音釵。《韻會》差使也。《唐宣宗詔》凡役事委令輪差。

擇也。《廣韻》風》穀旦于差。《釋文》差,鄭初佳反。王音嗟。徐七何反。

《廣韻》差殊,亦不齊。《禮•王制》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爲差。《釋文》差,初佳反。徐,初宜反。

僭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註》同謂威其不協僭差者。《釋文》差,初佳反。

《韻會》夫差,吳王名。

差分,算法。《周禮•地官•九數註》有差分,今有重差。

《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音磋。《集韻》淅也。《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潘爲沐也。

《韻補》差,過也。《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韻會》景差,楚人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楚懈切,釵去聲。《廣韻》病除也。《集韻》瘉也。《魏志•張遼傳》疾小差。

《韻會》差,較也。《左傳•宣十二年註》拔旗投衡使不帆,風差輕。《釋文》差,初賣反。

《集韻》楚嫁切,杈去聲。差異也。《韓愈•瀧吏詩》颶風有時作,掀簸眞差事。

與磋通。《韻會》磋或作差。

《集韻》古與嗟通。註詳口部十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