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洞徵贤祠

出自:元代·吴师道《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拼音:[jué][dòng][zhǐ,zhēng][xián][cí]

平仄:平仄平平平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
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
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
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
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
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
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
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
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
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
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
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
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
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查看原文

注释

【贤祠】供奉先贤的祠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抉】

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於悅切《集韻》娟悅切,之入滅吳也。《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玦。義同。或作刔。

通作觖。《前漢·孫寶傳》故欲擿觖,以揚我惡。《註》擿觖謂挑發也。與抉同。

與決通。縱弦彄也。《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註》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著右手巨指。《史記·蘇秦傳》革抉㕹芮,無不畢具。《註》以革爲決也。

《唐韻》於決切《集韻》《韻會》《正韻》一決切,讀與吷近。亦挑也。

【洞】

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洞洞,質慤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幽壑曰洞。

《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洞庭,湖名。

山名,在長沙。

《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洚洞,水無涯貌。

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徵】

徵【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爾雅·釋詁》徵,虛也。

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玉篇》宮徵也。《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贤】

賢【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臤贒《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弦。《說文》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

《繫辭》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書·大禹謨》野無遺賢。

《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註》賢,猶善也。

勝也。《禮·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註》以勝爲賢。

下見切,音現。《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註》賢,大穿也。

《韻補》叶下珍切。《詩·小雅》我從事獨賢。叶上臣。《前漢·敘傳》旣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祠】

祠【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音詞。祭也。《詩·小雅》禴祠烝嘗。《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報賽也。《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神祠。《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

廟也。《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司馬光·文潞公家廟臣,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生祠。《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祠官。《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叶祥吏切,音劑。《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迭代。蒸蒸之心,感物增思。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代叶地,思叶四。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