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星俄尔孛

出自:明代·史鉴《余自病目閒居寡欢丁未岁初度试展余真命酒相对嗟岁月之不留悼面目之非旧因戏为问答以自释焉》

拼音:[yǒu,yòu][xīng][é][ěr][bèi]

平仄:仄平平仄仄

形体本天赋,全生无少缺。
去冬婴祸罹,一眚肆微孽。
药石岂不良,终焉左其眜。
譬彼阳光微,有星俄尔孛
子虽我寓形,自来相附结。
如何视得丧,曾不致悲说。
将非坐斯累,乃与子乖别。
恝然如无情,默尔斯结舌。
子应徇世情,盛衰因改节。
有情与无情,毕竟同归灭。
慷慨奏清谣,轻云蔽明月。
我生非孕育,因君试经营。
形神日相向,如影长随身。
君惟昩调燮,气淫斯疾臻。
胡为不自省,乃独尤我云。
我不与君厚,举世谁复亲。
改节或他人,匪为我与君。
我虽具形似,生而无性情。
休戚殊不知,是非安得言。
病目固为患,未足伤君生。
励志苟不衰,存贤没称神。
废视传春秋,圣门名素臣。
视日能不瞬,亡宋实斯人。
乃知善与恶,岂由盲不盲。
君其务自勖,我亦同令名。

查看原文

注释

【俄尔】俄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星】

星【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俄】

俄【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頃也。《廣韻》頃速也。《關尹子·八籌篇》鳥獸俄旬旬,俄逃逃。

與峩同。傾貌。《詩·小雅》側弁之俄。《前漢·揚雄傳》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

《世說新語》山濤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

【尔】

爾【巳集中】【爻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玉篇》爾,汝也。《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

《禮·檀弓》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註》爾,語助。《廣韻》尒義與爾同。詞之必然也。

譍詞。《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世說》聊復爾耳。

同邇。《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箋》爾,謂進之也。《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註》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者,相爾也。《註》爾,亦近也。

《前漢·藝文志》爾雅三卷二十篇。《註》張晏曰:爾,近也。雅,正也。

《集韻》乃禮切,音禰。《集韻》本作濔。滿也。

一曰爾爾,衆也。

《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註》爾華,盛貌。《釋文》爾,乃禮反。

《爾雅·釋草》綦,月爾。《疏》綦,一名月爾,可食之菜也。

【孛】

孛【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蒲味切《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然。別作浡,方未切。

人色變也,从子。《徐曰》人色孛然壯盛,似草木之茂,引《論語》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沒切。

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穀梁傳》孛之爲言猶茀也,隱蔽不見也。

姓。○按孛字,《廣韻》有蒲昧、蒲沒二切。《集韻》有方未、蒲昧、薄沒、敷勿四切。訓義錯出。今依《廣韻》《韻會》以蒲昧切爲正音,而以各音分註於每條下。

《正譌》借爲違悖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