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社关身地

出自:明代·刘麟《次陈鲁南韵》

拼音:[mín][shè][guān][shēn][dì,de]

平仄:平仄平平仄

民社关身地,淹留廊庙心。
能将制锦意,和曲比鸣琴。
鸾凤有文翮,低回枳棘林。
食我中园竹,贻我希世音。
览德起翱翔,来归阿阁深。
春光照城郭,桃李成繁阴。
雨馀清树枝,团团明月岑。
怀君妙生殖,古道重相寻。

查看原文

注释

【民社】1.民间祭祀土神。 2.指人民和社稷。 3.引申指民间。 4.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5.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 6.民国初年拥护黎元洪的政治组织。
【身地】出身地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民】

民【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彌鄰切,音泯。《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司民,星名。《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註》司民,軒轅角也。《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官名。《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民曹,漢官名。《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民部,今戸部也。《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見《山海經》。

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姓,見《姓苑》。

叶鄰知切,音離。《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叶彌延切,音眠。《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

【社】

社【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常者切,闍上聲。土地神主也。《禮·祭義》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詩·小雅》以社以方。《疏》社,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龍爲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謂社爲后土。杜預曰:在家則主中霤,在野則爲社。《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禮·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

《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按:社爲地祭,但祭有二祭法,大社卽《郊特牲》所云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者,曰方丘,亦曰太折。夏日至,地示之祭,於此行焉,此北郊之社與郊對舉者也。

王社,《載芟》詩序所謂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詩序所謂秋報社稷者,於此行焉,祭土穀之神,而以句龍后稷配,此庫門內右之社,不與郊稱者也。蓋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內之土穀,均名爲社,而大小則不同耳。

私社。《前漢·五行志》建昭五年,兗州刺吏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臣瓚註》舊制二十五家爲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爲田社,是私社也。

書社。《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註》二十五家爲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於籍。

社日。《月令廣義》立春後五戊爲春社,立秋後五戊爲秋社。

後世賓朋會聚曰結社。《事文類聚》遠公結白蓮社,以書招淵明。

謝靈運求入淨社,遠師以心雜止之。

江淮謂母爲社。《淮南子·說山訓》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

複姓。《風俗通》齊昌徙居社南,因以爲氏。《何氏姓苑》有社北氏。

叶他魯切,音土。《前漢·敘傳》布歷燕齊,叔亦相魯。民思其故,或金或社。

【关】

關【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還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還切,音瘝。《說文》以木橫持門戸也。《韻會》要會也。

《玉篇》扃也。《正韻》塞門也,門牡也。

關津。《周禮·地官·司關》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註》界上之門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

墓門也。《周禮·春官·巾車》及墓,嘑啓關陳車。《註》關,墓門也。

《集韻》通也。《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關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易·同人註》雖是同人卦下之辭,不關六二之義。

《韻會》關,所以閉也。《楚辭·招魂》虎豹九關。《註》使神虎豹,執其關閉。

《正字通》關策,猶關說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有所關說于景帝。

《博雅》驛也。

塞也。

《正韻》戾機也。

聮絡也。

涉也。《後漢·張升傳》升少好學,多關覽。《註》關,涉也。

由也。《前漢·董仲舒傳》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註》關,由也。

穿也。《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疏》關,穿也。

三關。《淮南子·主術訓》三關者,不可不愼守,謂耳目口不當妄視聽言也。

關藏。《荀悅·申鑒》善養性者得其和,鄰臍三寸謂之關。關藏呼吸,以受四氣也。

關脉。《史記·倉公傳》少陽初關一分。《註》脉經云: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從寸至尺,名曰尺,澤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隂入,以關爲界。

關孔。《周禮·冬官·車人·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首註》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疏》漢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爲之。

以柄關孔。

《史記·封禪書》因巫爲主人,關飮食。○按關卽索字意。

《韻會》閒關,崎嶇屈轉貌。《後漢·荀彧傳》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武。

《正韻》關白也。《前漢·王褒傳》進退得關其忠。

《正字通》閒關,車也。

《正字通》關關,鳥鳴聲。《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關關,和聲也。

斧名。《後漢·馬融傳》揚關斧。《註》關斧,斧名也。

地名。《史記·項羽紀》行略定秦地函谷關。《前漢·高帝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註》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

《集韻》亦姓。

《集韻》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彎。《集韻》持弓關矢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將注豹則關矣。《註》關,引弓。《釋文》烏環反。《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

《韻補》叶圭懸切,音涓。《劉歆·遂初賦》馳大行之嚴防,入天井之喬關。望庭燧之皦皦,飛旌旐之翩翩。《盧諶·懷古詩》藺生在下位,繆子稱其賢。奉辭馳出境,伏軾徑入關。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