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趣契畴昔

出自:明代·刘璟《云山图》

拼音:[zhēn][qù,cù][qì,qiè,xiè][chóu][x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我昔游龙沙,极目但荒碛。
回首青田山,缥缈片云隔。
承恩偶归来,真趣契畴昔
故人有陈子,吏隐旷尘迹。
示我云山图,一洗烦虑涤。
雨馀新岚生,山湿翠欲滴。
茅茨无俗驾,猿鹤惊朝夕。
扁舟何处来,得非武陵客。
先生高世心,讵可凡态测。
长啸沧浪心,浩荡情靡极。

查看原文

注释

【真趣】真正的意趣﹑旨趣。
【畴昔】从前: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言及畴昔|追忆畴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趣】

趣【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七句切,音娶。《說文》疾也。《博雅》遽也。《廣韻》趣向。《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詩·大雅》左右趣之。《音義》趣,七喻反。《傳》趣,趍也。《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朱傳》趣之,趣向也。

《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集韻》《韻會》此苟切,音㔌。《書·立政》趣馬。《傳》趣,七口反。掌馬之官。《詩·小雅》蹶維趣馬。《箋》掌王馬之政。《疏》七走反。《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集韻》趨玉切,音促。《禮·月令》乃趣獄。《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註》應劭曰:局趣,䠞小貌。

《廣韻》側九切。與棷同。夜戒守有所擊也。

《集韻》將侯切,音陬。義同。

與趨通。《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本又作趋,音促。《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韻補》叶千切,意也。《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李善本作趍,音同。

【契】

契【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苦計切《集韻》《韻會》詰計切《正韻》去計切,音栔。約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禮·曲禮》獻粟者執右契。《註》兩書一契,同而別之。

合也。《周禮·天官》宰夫掌官契以治藏。《前漢·高帝紀》帝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唐書·宗紀》木契銅魚起兵。

神合也。《神仙傳》魏伯陽作參同契二卷。

憂苦也。《詩·小雅》契契寤歎。

灼龜具。《詩·大雅》爰契我龜。《註》契,所以然火而灼之者也。

怯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馬不契需。《註》契,怯。需,懦也。

姓。見《姓苑》。

《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正韻》先結切。。

《廣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同挈,勤苦也。《詩·邶風》死生契闊。

疎闊也。《前漢·范丹傳》行路急卒,非契闊之所。

刻也。《呂覽》契舟求劒。與鍥通。

絕也,缺也。《司馬相如·封禪文》陛下謙讓而弗發,契三神之歡。《註》三神,上帝,泰山,梁父。《前漢·毋將隆傳》契國威器。

《集韻》欺訖切,音乞。契丹,國號。宋爲南朝,契丹北朝,後攺號遼。

訖黠切,音拮。戲也。

叶似入切,音習。《禰衡顏子》知微知章,聞一覺十用舍行藏,與聖合契。从丯从刀从大。俗作契,非。

【畴】

疇【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酬。耕治之也。

《禮·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糞田疇。《疏》穀田曰田,麻田曰疇。《齊語》陸阜陵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註》麻地曰疇。

《左傳·襄三十年》取我田疇而伍之。《註》畔爲疇。《史記·秦始皇紀》男樂其疇,女修其業。

《爾雅·釋詁》疇,誰也。《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傳》疇,誰也。

《韻會》曩也。《左傳·宣二年》羊斟曰:疇昔之羊子爲政。《註》疇昔,猶前日也。《左思·蜀都賦》嗟見偉於疇昔。

《史記·歷書》故疇人子弟分散。《如淳註》家業世世相傳爲疇。

類也。《書·洪範》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傳》疇,類也。《戰國策》今髠賢者之疇也。《註》疇,類也。

匹也。《易·否卦》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疏》疇謂疇匹。《嵆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顧疇弄音。《註》疇,匹也。

《五音集韻》雍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樹木者,灌以瀿水,疇以肥壤。《註》疇,雍也。

等也。《前漢·宣帝紀》疇其爵邑。《註》漢律,非始封十減二。疇者,等也,言不復減也。《後漢·祭遵傳》疇,等也。言功臣子孫,襲封與先人等。

澤名。《淮南子·本經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註》疇華,南方澤名也。

國名。《周語》摯疇之國也,由太任。《註》摯,疇,二國名。

姓。摯疇之後。《左傳·哀十三年》疇無餘,謳陽,自南方。《註》二子,越大夫。

《韻補》叶如切,音除。《韓愈·王弘中銘》方乎所部,禁絕浮屠。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