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亦蒙芘

出自:明代·刘琏《遣兴五首 其二》

拼音:[lóu][gū][yì][mēng,méng,měng][bì,pí]

平仄:平平仄平平

豆实生乔松,成长亦匪易。
枝饶风飙摧,叶饱霜露悴。
赖此刚劲姿,挺立世所异。
壮哉十抱围,根据依厚地。
秀色淩烟霞,清阴却炎炽。
鸟雀有宿栖,蝼蛄亦蒙芘
奈何处其下,戕贼随已意。
直干为㩻倾,能不为身累。

查看原文

注释

【蝼蛄】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蝼】

螻【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螻蛄。詳蛄字註。

螻蟈,蛙也。詳蟈字註。

土螻,獸名。《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竹書紀年註》有大螻如羊。《魏公卿上尊號奏》有熊之興,地出大螻。

《說文》螭亦名地螻。

囿名。《晉語》趙子田于螻。《註》螻,晉君之囿。

《集韻》龍珠切,音廔。天螻,蟲名。《爾雅·釋蟲》螜,天螻。《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音漏。內病也。《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羣經音辨》螻,干寶讀去聲。《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禮記》作漏。

【蛄】

蛄【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蒙】

蒙【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

《詩傳》唐蒙,菜名。

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

《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

《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

《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

《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

《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

《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

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

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又》蔡蒙旅平。《註》蒙山在蜀郡靑衣縣。

水名。《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註》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門名。《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註》宋城門。

姓。《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爲氏,秦有將軍蒙驁。

《韻會》母總切,音懵。《柳宗元文》鴟夷蒙鴻。《註》二字俱上聲。

《韻補》叶莫江切,音尨。《詩》狐裘蒙茸。徐邈讀爲厖。《陳琳·大荒賦》帝告我以至順兮,重訊我以童蒙。義混合于宣尼兮,理齊歸于文王。

莫鳳切,音孟。與雺同。《漢書》引《易》傳:有蛻蒙霿,上下合也。

【芘】

芘【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梨芘,荆蕃也。

《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同庇。䕃也,覆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