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豁畦町

出自:明代·刘崧《自兴国过宁都度黄竿竹岭险甚》

拼音:[lián][shān][huō,huò,huá][qí][tǐng,dī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客行青塘岩,却望黄竿岭。
陂陁缘大麓,嵽嵲陟孤顶。
蹲身事潜行,俯仰立梯井。
灌丛方截辕,巨石忽树屏。
冥冥日脚昏,瑟瑟风力紧。
但闻阴壑呼,不见行云影。
仆夫筋力尽,悽怆助悲哽。
荆棘罥手足,跬步不得骋。
虎狼恐奔突,魑魅或骄逞。
怪禽当我啼,毛发竖寒㾕。
常时山下民,攘劫玩官警。
杀人委溪洞,椎宰肆庖鼎。
时平向置砦,恃险益顽狠。
反思二水上,道路何炳炳。
坐贫昧艰危,欲速烦虑省。
但伤游子魂,日夕更忧怲。
安得刬高崖,连山豁畦町

查看原文

注释

【连山】1.古《易》名。 2.连绵的山岭。 3.满山。 4.见"连山眉"。
【畦町】1.田垄;田界。亦泛指田园。 2.界限。 3.规矩;格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连】

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

遲久之意。

《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豁】

豁【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括切,歡入聲。《說文》通谷也。《六書故》谷敞也。

《博雅》空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谽呀豁閜。《註》豁閜,空虛也。

《正韻》疏通也。《前漢·揚雄傳》:灑沈薔於豁瀆。《師古註》豁,開也。

《玉篇》大度量也。《史記·高祖紀》意豁如也。《師古註》豁然,開大之貌。《舊唐書·高祖紀》倜儻豁達,任性率眞。

叶許月切,音䬂。《張衡·西京賦》馺娑駘盪,燾奡桔桀。枍詣承光,睽罛庨豁。《說文》本作。

【畦】

畦【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說文》田五十畝曰畦。《屈原·離騷》畦留荑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註》五十畝爲畦。《莊子·人閒世》彼旦爲無町畦,亦與之爲無町畦。

《廣韻》菜畦。《史記·貨殖傳》千畦薑韭。《註》徐廣曰:千畦,二十五畝。駰案,韋昭曰:畦猶壠。《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註》師古曰:畦區也。

地名。《史記·封禪書》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索隱註》漢舊儀云:祭人先於隴西西縣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上下有畤,如種韭畦,畦中各有二土封,故云畦畤也。

《集韻》涓畦切,音圭。田起堳埒也。

《集韻》勻規切,音䔺。

《五音集韻》息遺切,音綏。義同。

【町】

町【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說文》田踐處曰町。《廣韻》田區畔埒也。《詩·鄭風·東門之墠傳》墠,除地町町者。《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註》隄防閒地,不得方正如井田,別爲小頃町也。

國名。《前漢·武帝紀》鉤町侯。《註》町,音若挺,西南夷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句町縣。《註》音劬挺。

盢町,山名。《後漢·郡國志》益州郡盢町山,出銀鉛。

《廣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鼎切,音挺。《莊子·人閒世》彼且爲無町畦,亦與之爲無町畦。《註》町,徒頂反。畦,戸圭反。畔垺也。無畔垺,無威儀也。

《集韻》湯丁切,音聽。義同。

都挺切,音頂。田畝謂之町。

丈梗切,音瑒。町,除地爲墠也。

《五音集韻》他典切,音腆。町畽,鹿跡。《詩·豳風》町畽鹿場。《傳》町畽,鹿迹也。《釋文》町,他典反。

他頂反。《朱註》町畽,舍旁隙地也。《集韻》或作圢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