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标唐岁月

出自:明代·刘崧《游金精夜宿桃阁余与郑同夫张灯置酒且饮且吟命田仲颖书之余二人饮益豪吟益奇赵伯友从旁醉卧闻喧笑声忽跃起大呼好句好句仲颖亦时时瞌睡不应罗孟文从旁大笑不已道士姜近竹以继烛不给先退矣迨明缀之得五十韵》

拼音:[diàn][biāo][táng][suì][yuè]

平仄:仄平平仄仄

木落秋容净,天高旦气清。
乾坤澄玉色,云雾豁金精。
招隐怀丛桂,寻幽想茯苓。
委蛇缘涧壑,迢递出郊坰。
赤岭酣朝旭,青峰带曙星。
筼筜交石崦,萝薜荫林亭。
峡口闻清唱,崖阴见耦耕。
洞猿啼石裂,山鹘掠云平。
瑶草迷玄圃,琪花蔼赤城。
老君岩崱屴,仙女沼泓澄。
玉几栖崖稳,金床映户荧。
仙桃宁有种,石鼓自无声。
莲坠飘银汉,松蟠偃翠棂。
缘檐风铎乱,挂壁雨瓢轻。
木鹤遥占斗,铜龙并拱衡。
殿标唐岁月,地拥汉精灵。
凤诏云霞焕,龙章日月精。
搴帷瞻绰约,隔水望娉婷。
奕奕青霞服,飘飘赤羽旌。
采鸾朝解佩,骑虎夜吹笙。
缥渺何由遇,荒唐孰可名。
悲歌传下土,遗迹渺飞輧。
王纪长沙系,兵行百粤征。
委禽怀恋恋,凿石感铮铮。
仙偶真难匹,师昏竟莫成。
断云空有望,流水故无情。
已矣遗祠庙,苍然肃殿楹。
莓苔沾玉座,尘网拂珠缨。
明镜沈秋涧,残棋委石枰。
寻真怜梦窈,抚字觉心惊。
映日蚕崖瘦,缘云鸟道横。
跻攀愁独坐,歌啸混同行。
剪烛当清漏,移尊近翠屏。
绝襟从客醉,移席任渠争。
酬唱兼谐谑,登临任送迎。
孟文频绝倒,仲颖故沈冥。
思苦心应呕,眠迟眼屡瞠。
吟教刘楚哑,联到赵埙醒。
月冷茶烹栗,霜寒瓜剖琼。
风从钟后息,泉共醉时听。
磨石须题姓,临池欲写经。
继膏愁道士,授简愧诸生。
林鸟寒初定,岩扉夜不扃。
栟榈高瑟瑟,黄竹乱琤琤。
天地真㵳泬,朋游此合并。
百年成过鸟,一夕感浮萍。
野迥参初转,庭空露向零。
长吟倚空阔,吾欲访蓬瀛。

查看原文

注释

【岁月】1.年月。泛指时间。 2.指短时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殿】

殿【辰集下】【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音電。堂高大者。《初學記》《倉頡篇》殿,大堂也。商周以前,其名不載。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作前殿。《漢書》則有甘泉、函德、鳳凰、明光、臯門、麒麟、白虎、金華諸殿。歷代殿名或沿或革,惟魏之太極,自晉以降,正殿皆名之。《摯虞·決疑要註》其制有陛,右墄左平。平以文塼相亞次,墄者爲階級也。九錫之禮,納陛以登,謂受此陛以上殿。顏師古曰:古者屋高嚴。皆名爲殿,不必宮中。《前漢·黃霸傳》令郡國上計吏條對,有舉孝子者先上殿。《註》殿,丞相所坐屋也。今唯天子宸居稱殿。

重殿。謂有前後殿,天子之制也。《前漢·佞幸傳》重殿洞門,皆言其僭。

休息閑宴之殿曰便殿。《師古·漢書註》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處,所以就便安也。

飛行殿,輦名。《王嘉·拾遺記》漢成帝好夕出遊,造飛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輦,選羽林士負之以趨,帝於輦上,聞其中若風雷聲,名曰雲雷宮。

殿下,次於陛下之稱。《葉適·石林燕語》制獨天子稱陛下,殿下則諸侯皆得通稱。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子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

《廣韻》都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丁練切,音唸。軍前曰啓,後曰殿。《左傳·襄二十六年》析公奔晉,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爲謀主。

軍敗後奔曰殿。《左傳·宣十二年》晉隨季殿其卒而退。

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戰功曰多。見《史記·絳侯世家註》。

《前漢·宣帝紀》丞相御史課殿最之閒。《註》師古曰:殿課居後也,最課居先也。《春秋·繁露》考試之法,九分,三三列之,一爲最,五爲中,九爲殿。

鎭也,定也。《詩·小雅》殿天子之邦。《毛傳》殿,鎭也。正義曰:軍行在後曰殿,取其鎭重之義。《左傳·成二年》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爾雅·釋訓》殿㕧,呻也。《註》呻吟之聲。《詩·小雅》民之方殿屎。《說文》作唸。《集韻》或作〈。今相沿已久,不能復正,附記於此。殿㕧的㕧字原从口从屎作。殿㕧或作殿屎。

【标】

標【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音猋。木末也。《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高枝曰標。《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表也。《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旌旗也。《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標樹,位置也。《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說文》敷沼切,音縹。《廣韻》方小切,音。

【唐】

唐【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啺徒郎切,音堂。《說文》大言也。从口庚聲。《莊子·天下篇》荒唐之言。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瑉玉旁唐。《註》郭璞云:旁唐,盤薄。

國名。《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道德至大之貌。《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疏》韋昭云: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按書傳皆言堯以唐侯升爲天子,不言封於陶唐。陶唐二字,或共爲地名,未必如昭言也。

《詩·唐風疏》唐者,成王母弟叔虞所封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

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中山國唐縣。《註》故堯國也,唐水在西。《詩·唐風疏》皇甫謐曰: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爲天子,都平陽,於詩爲唐國,則唐國爲平陽也。

魯地。《春秋·隱二年》公及戎盟于唐。《註》高平方輿縣北有武唐亭。

《戰國策》左濟右天唐。《註》謂高唐。《前漢·地理志》平原郡高唐。《註》桑欽言,漯水所出也。

《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註》韋昭曰:在南郡。

《地理志》會稽郡錢唐。《註》武林水所出。

《後漢·光武紀》進屠唐子鄉。《註》唐子鄉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廣韻》唐州,楚地。戰國時屬晉,後入於韓,秦屬南陽郡,後魏爲淮州,隋爲顯州,貞觀攺爲唐州,因唐城山爲名。

姓。《廣韻》唐堯之後,子孫氏焉。《史記·秦本紀》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爲唐太后。

《屈原傳》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唐山,複姓。《前漢·禮樂志》高祖唐山夫人。

《詩·,廟庭之異名耳,其實一也。故云:唐,堂途也。《周語》陂唐汚庳,以鍾其美。《註》唐,俗本作塘。《說文》無塘字。《莊子·徐無鬼》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註》唐子者,堂途給使令之人,猶周禮云門子耳。

草名。《詩·鄘風》爰采唐矣。《傳》唐,蒙菜名。《爾雅·釋草》唐蒙,女蘿。女蘿,菟絲。

弓名。《周禮·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

叶徒紅切,音同。《歐陽修·楊諫議銘》震官太尉,四世以公。於陵正直,僕射於唐。

【岁】

歲【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相关诗句
吾欲访蓬瀛 长吟倚空阔 庭空露向零 野迥参初转 一夕感浮萍 百年成过鸟 朋游此合并 天地真㵳泬 黄竹乱琤琤 栟榈高瑟瑟 岩扉夜不扃 林鸟寒初定 授简愧诸生 继膏愁道士 临池欲写经 磨石须题姓 泉共醉时听 风从钟后息 霜寒瓜剖琼 月冷茶烹栗 联到赵埙醒 吟教刘楚哑 眠迟眼屡瞠 思苦心应呕 仲颖故沈冥 孟文频绝倒 登临任送迎 酬唱兼谐谑 移席任渠争 绝襟从客醉 移尊近翠屏 剪烛当清漏 歌啸混同行 跻攀愁独坐 缘云鸟道横 映日蚕崖瘦 抚字觉心惊 寻真怜梦窈 残棋委石枰 明镜沈秋涧 尘网拂珠缨 莓苔沾玉座 苍然肃殿楹 已矣遗祠庙 流水故无情 断云空有望 师昏竟莫成 仙偶真难匹 凿石感铮铮 委禽怀恋恋 兵行百粤征 王纪长沙系 遗迹渺飞輧 悲歌传下土 荒唐孰可名 缥渺何由遇 骑虎夜吹笙 采鸾朝解佩 飘飘赤羽旌 奕奕青霞服 隔水望娉婷 搴帷瞻绰约 龙章日月精 凤诏云霞焕 地拥汉精灵 殿标唐岁月 铜龙并拱衡 木鹤遥占斗 挂壁雨瓢轻 缘檐风铎乱 松蟠偃翠棂 莲坠飘银汉 石鼓自无声 仙桃宁有种 金床映户荧 玉几栖崖稳 仙女沼泓澄 老君岩崱屴 琪花蔼赤城 瑶草迷玄圃 山鹘掠云平 洞猿啼石裂 崖阴见耦耕 峡口闻清唱 萝薜荫林亭 筼筜交石崦 青峰带曙星 赤岭酣朝旭 迢递出郊坰 委蛇缘涧壑 寻幽想茯苓 招隐怀丛桂 云雾豁金精 乾坤澄玉色 天高旦气清 木落秋容净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