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沃日晕花

出自:明代·刘崧《玉兔泉联句》

拼音:[zuì][wò][rì][yùn,yūn][huā]

平仄:仄仄仄平平

成均地何灵,圣泽资灌沃。
兔奔兆奇徵,井渫发新斸。
自非三窟深,孰湛一泓绿。
储精本从金,生色绝胜玉。
霜唇蘸寒饮,雪毳翻夜浴。
酿冽补酒经,沐丹验仙箓。
杵舂蟾宫弃,珠喷鳣堂触。
朵月生阴津,观天漏晴旭。
水澄毛骨竖,鉴彻须眉烛。
鵵名徒自奇,桧行秽难赎。
虽涵东郭狡,难洗上蔡辱。
引满瓶未嬴,探幽绠频续。
流罂渗银床,出窦溅琼粟。
醉沃日晕花,冻吸指连瘃。
濡毫乃自润,照影从人欲。
光沈天上魄,祥启地中躅。
摛辞挹馀清,盥荐侑佳告。
剑刺非贰师,池移岂身毒。
燕支愧淫陈,盐卤鄙富蜀。
不动疑雪洼,长摇笑风纛。
天光一眼开,云影片鳞束。
剧燕觉瘆?,蹶足想彳亍。
觱沸虎爪跑,?吸猿臂曲。
洁士濯冠缨,渴卒卸刀韣。
精当卯君降,液或井宿督。
谁知钟阜分,脉与伊洛属。
锡名尔固佳,战句吾何局。
联将指鼎比,疾胜击钵促。
惊风落灯烬,斜月坠檐曲。
灵源讵能穷,短咏聊可录。

查看原文

注释

【沃日】冲荡日头。形容波浪大。
【日晕】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围着太阳成环形,带有彩色,通常颜色不明显。日晕常被看做天气变化的预兆。通称风圏。
【晕花】犹昏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醉】

醉【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

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

【沃】

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烏酷切,音鋈。《說文》灌漑也。《書·說命》啓乃心,沃朕心。《正義》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也。

盛也。《詩·衞風》其葉沃若。《疏》沃若,沃沃然盛也。

壯姣也。《詩·檜風》夭之沃沃。《傳》沃沃,壯姣也。

柔也。《詩·小雅》其葉有沃。《傳》沃,柔也。

土不磽曰沃壤。《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井衍沃。《註》衍沃,平美之地。

盥手曰沃盥。《周禮·夏官》小臣大祭祀沃王盥。《疏》言爲王沃手,盥手也。

《左傳·正義》盥謂洗手,沃謂澆手。

泉名。《爾雅·釋水》沃泉縣出。

水名。在沃陽縣西北。《水經注》中陵水東逕沃陽縣,又西北流注沃水。

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訓》正南次州曰沃土。

閩南人謂雨淋曰沃。見《鄭瑗井觀瑣言》。

曲沃,晉邑名。《詩·唐風》素衣朱襮,從子于沃。《廣輿記》曲沃縣,屬山西平陽府。

姓。沃丁之後。吳有沃焦,著《神仙傳》。

《集韻》鬱縛切,音艧。茂貌。《詩·衞風》其葉沃若,徐邈讀。《說文》本作,今省。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晕】

暈【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