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残日散桑麻

出自:明代·刘崧《栖霞观》

拼音:[gāo][yuán][cán][rì][sàn,sǎn][sāng][má]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青湖岭下入栖霞,缥缈玉清仙子家。
宫殿春移九芝盖,云烟昼下五华车。
冥冥古柏含溪雨,短短青蒲隐岸沙。
药臼丹瓢那可问,高原残日散桑麻

查看原文

注释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
【残日】谓夕阳。
【桑麻】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原】

原【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

《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註》孟康曰:原,本也。

《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貞。《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前漢·禮樂志》以沛宮爲原廟。《註》師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廟,更重立也。

《韻會》推原也。《易·繫辭》原始要終。《前漢·薛宣傳》原心定罪。《註》師古曰:原,謂尋其本也。《管子·戒篇》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註》原,察也。

宥罪曰原。《晉書·潘岳傳》會詔原之。

通作源。《前漢·食貨志》猶塞川原爲潢洿也。《註》師古曰:原,謂水泉之本也。

姓。《廣韻》孔子弟子有原憲。《前漢·趙廣漢傳》潁川大姓原褚。《註》原褚,二姓也。

州名。《韻會》漢高平縣,魏爲鎮州,又攺原州。

《韻補》叶虞雲切。《史記·敘傳》懷王客死,蘭咎屈原。好諛信讒,楚幷于秦。

【残】

殘【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䏼。《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

《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

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

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㨆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㨆爲殘。㨆音廩。或洛感反。

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臛羊殘。

殘缺也。《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註》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穿鑿傅會謂之蕞殘。《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

惡罵曰殘罵。《揚子·方言》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貪暴吏曰殘吏。《後漢·明帝紀》殘吏放手。

五殘,星名。《史記·天官書》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正義曰》五殘,一名五鋒。《前漢·藝文志》有《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

與戔通。《易·賁卦》束帛戔戔。《註》引子夏《易》束帛殘殘。

《魏志》辰韓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之人也。

膾殘,魚名。《皮日休詩》分明數得膾殘魚。

《高僧傳》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

《韻補》叶財先切,音前。《班彪·北征賦》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功而辭諐。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夢溪筆談》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爲右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从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少也,水之少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類皆以戔爲義。○按殘義本兼大小而言,姑附記於此。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散】

散【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桑】

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

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

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台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複姓。桑丘、庚桑。,籀文桑。

【麻】

麻【亥集下】【麻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爾雅·釋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詩·豳風》禾麻菽麥。《禮·月令》食麻與犬。《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正字通》麻,卽油麻。

胡麻。《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疏麻。《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註》疏麻,神麻也。

升麻、天麻,皆藥名。

樂器。鼗鼓名。《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固麻。《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山海經》有壽麻國。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註》秦地。

《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註》麻鄕,縣名。

姓。《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朝廷綸命曰麻。《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韻補》叶謨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叶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六書正譌》从,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