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罢南陔空叹嗟

出自:明代·倪谦《朱绣衣母陈孺人寿诗二十四韵》

拼音:[fù][bà,ba,pí][nán,nā][gāi][kōng,kòng,kǒng][tàn][jiē]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东风二月春无涯,堂背竞开萱草花。
倚门喜听噪檐鹊,忽报远道儿还家。
远道见还自何所,玉关紫塞迎风沙。
儿从前年持宪节,边城遍历临荒遐。
严霜凛凛拂绣斧,揽辔胆落青骢騧。
幽障云收绝烽火,深戍日落鸣寒笳。
威宣德洽境宁谧,马肥丰草兵无哗。
岂不怀归养阿母,载驱四牡歌皇华。
流光荏苒岁两阅,细数归期忻及瓜。
昨来受代整朝佩,银河水暖回仙槎。
龙楼入觐五云晓,天颜有喜承褒嘉。
下堂阿母重迎劳,问儿久别时何赊。
谁知说帨正初度,母子欢聚人争誇。
况树高门表贞节,命服煌煌荣翟珈。
童颜红晕体康健,绿鬓未改如堆鸦。
寿筵弘敞杂尊俎,鼕鼕画鼓闻频挝。
绣衣新换綵衣舞,香云蔼蔼笼乌纱。
新妇将孙拜堂上,桂枝挺秀兰抽芽。
幕开黄雀自堪馔,冰泮白鱼还可叉。
才闻王母致碧藕,又见小玉供胡麻。
更看伯婆年八十,一门双节无纤瑕。
晚膺禄养享胡福,人生至乐谁能加。
我观南极吐光耀,赋罢南陔空叹嗟
何由升堂祝母寿,玉杯春酒倾流霞。

查看原文

注释

【南陔】《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
【叹嗟】嗟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赋】

賦【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罢】

罷【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說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

《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罷。《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論語》欲罷不能。

《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義同。

《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義同。

《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疲,或作罷。《玉篇》極也。《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疏》罷謂困極罷弊。《禮·少儀》師役曰罷。《註》罷之爲言勞也。

《楚辭·大招》誅譏罷只。《註》罷,駑也。《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集韻》攀糜切,音披。罷辜,磔牲以祭。

《集韻》羆,或省作罷。詳羆字註。

《集韻》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罷。

《正韻》補買切,音擺。閩人呼父爲郞罷。《顧况詩》兒餒嗔郞罷。《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陔】

陔【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階次也。《玉篇》階也,隴也。《前漢·郊祀志》祠壇放亳忌泰,一壇三陔。《註》陔,重也。三陔,三重壇也。

南陔,笙詩名。《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儀禮·燕禮》笙入立于縣中,奏南陔,白華,華黍。

陔夏,樂名。九夏之一。《儀禮·鄕飮酒禮》賔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終日燕飮,酒罷,以陔爲節,明無失禮也。

通作祴。《周禮·春官·鐘師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玉篇》亦作垓。《揚雄·河東賦》行睨陔下與彭城。《史記·項羽本紀》作垓下。

與閡通。《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專精厲意逝九閡。《註》閡猶陔。淮南子,期乎九陔之上,請九天之上也。

叶堅奚切,音稽。《道藏歌》玉皇命玉眞,飛軒浪大陔。諸天驩且悅,瓊音自愴淒。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叹】

叹【備考·丑集】【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龍龕》音以。

《川韻》作又字。(嘆)〔古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