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颁旌书

出自:明代·倪谦《王母储氏贞节咏》

拼音:[hè][hè][bān][jīng][sh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盛年结缡时,择配良偶谐。
将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
大义往从之,岂复惜馀骸。
仰思亲在堂,俯痛子在怀。
茹蔬保贞洁,蓬首仍无钗。
从一志靡移,宁如枳逾淮。
竭力奉姑章,孝养谁能侪。
青灯课儿学,贤希参与柴。
寿今过古稀,德光讵终埋。
赫赫颁旌书,昭昭下天阶。
绰楔表高门,荣宠垂无涯。
千古共姜节,清风与之偕。

查看原文

注释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有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赫】

赫【酉集中】【赤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格切《集韻》《韻會》郝格切,音煂。《說文》火赤貌。《博雅》赤也。《詩·邶風》赫如渥赭。《傳》赫,赤貌。

《詩·大雅》王赫斯怒。《箋》赫,怒意。

《詩·大雅》赫赫炎炎。《傳》赫赫,旱氣也。

《詩·大雅》赫赫明明。《傳》赫赫然盛也。

《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註》赫戲,光明貌。

《小爾雅》赫,顯也。《前漢·忠傳》使者所過,威權翕赫。《張九齡詩》兹邦稱貴近,與世常重赫。

《李白詩》烜赫耀旌旗。

《廣韻》赫,發也。

姓。

赫連氏,複姓。

《集韻》虛訝切,音罅。與嚇同。《詩·大雅》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箋》口距人謂之赫。《釋文》毛許白反,鄭許嫁反。莊子所云以梁國嚇我是也。

《韻會》施隻切,音釋。《爾雅·釋訓》赫赫,迅也。《釋文》赫音釋。

《前漢·孝成趙皇后傳》赫嗁書。《註》鄧展曰:赫音兄弟鬩牆之鬩。應劭曰。赫蹏,薄小紙。晉灼曰:今謂薄小物曰鬩蹏。《類篇》或作爀。亦作䓇、焃。

《韻補》叶鬩各切。《荀勗大會行禮歌》明明天子,臨下有赫。來格祈祈,邦家是若。《正字通》火炙、日暴皆曰赫。《說文》專訓火赤泥。

【颁】

頒【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廣韻》魚大首。亦衆貌。《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廣韻》布也,賜也。《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頒,讀爲班。《周禮·天官·大宰》匪頒。《註》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說文》鬢也。《正韻》頟兩旁曰頒。《孟子》頒白者。《註》頒,班也。頭半白班班者也。

分也。《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傳》我爲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釋文》頒音班。

甫云反。

《說文》通作朌。《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釋文》朌讀爲頒,賦也。

鳥名。《揚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揚子·方言》鋪頒,索也。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古通先韻,連切,音邊。《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旌】

旌【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士卒。《爾雅·釋天》註旄首曰旌。《註》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爲之總稱。《廣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詩·鄘風》孑孑干旌。《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爲旌。《又》斿車載旌。

《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樹旌以表門。

《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旌節。《註》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禮·曲禮》武車綏旌,德車結旌。《註》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故纏旌於竿。

《書·畢命》旌別淑慝。《傳》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疏》旌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旌爲識。

《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旌,章也。

《周語》故爲車服以旌之。《註》旌,表也。

《後漢·胡廣傳》德以旌賢。《註》旌,明也。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