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连璧产荆山

出自:明代·倪岳《傅曰川曰会雁行待漏像图限韵短歌》

拼音:[cái][kàn,kān][lián][bì][chǎn][jīng][shā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君家兄弟知名早,渝川地灵到今好。
才看连璧产荆山,又闻双凤鸣周镐。
金榜策名次第书,彤墀峻级逡巡造。
伯也久系翰苑衔,季兮仍占中书考。
褒鄂空传侈旧图,轼辙谁传入新草。
不用麒麟列高阁,总谓骅骝在驰道。
点染丘壑意转妍,脱落山林迹俱扫。
更喜閒官共儒素,亦幸清时际熙皞。
联佩同趋晓漏迟,挥毫直对朝阳杲。
螭头晴云明象服,雉尾香烟瞻翠葆。
百年华萼相光辉,千载诗书互探讨。
英标杰峙衡霍峻,劲气雄翻江汉浩。
锦绣盘旋五色肠,珠玑错落三军纛。
文采差差已外弸,华腴烨烨仍中抱。
当年殷鼎重盐梅,今日舜衣资大藻。
从来特行乃国琛,孰若二难为世宝。
久知芝兰合竞秀,亦许松柏宜同老。
青云有路已连升,白首无渝矢相保。

查看原文

注释

【连璧】1.并列的美玉。 2.喻并美的人或事物。
【荆山】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漳水发源于此。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2.山名。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相传禹铸鼎于此。 3.山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4.山名。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才】

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姓。明尙書才寬。

《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作代切,音再。義同。

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连】

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

遲久之意。

《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璧】

璧【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必益切《正韻》必歷切,音辟。《說文》瑞玉,圜器也。《玉篇》瑞玉圜以象天也。《白虎通》璧者,外圜象天,內方象地。《詩·衞風》如圭如璧。《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

星名。《詩·衞風·定之方中疏》璧居南則在室東,故因名東璧也。通作辟。

《韻補》叶必洛切,音近博。《江淹·擬曹植雜詩》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從容冰井臺,淸池映華薄。

【产】

產【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切,音剗。《說文》生也。《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註》聖之言生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孟子》良,楚產也。《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註》屈地生良馬。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民業曰產。《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水名。與滻同。《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與嵼同。《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姓。《何氏姓苑》彭城人也。《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生育也。

《韻補》叶舉切,數上聲。《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所蹇切,先上聲。《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或作嵼。

【荆】

荆【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州名。《書·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

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荆山。《註》卞和抱璞之處。

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荆軻,望出廣陵。

《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荆。補遺:《正韻》同荊。荊字从幵。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