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邯郸宫

出自:明代·于慎行《燕歌行七解 其三 陌上桑》

拼音:[zhào][wǒ][hán][dān][gō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日出东南隅,照我邯郸宫
邯郸有好女,颜色靡春风。
采蘩出城南,采桑出城东。
黄金为长钩,桂枝为大笼。
上襦绣鸳鸯,下裙绣芙蓉。
肌肤宛如玉,善态不可穷。
飞鸟见女来,厉翮凌高空。
游鱼见女来,潜游深渊中。
车人去其盖,舟人去其篷。
少年满路傍,叹息忘所从。

查看原文

注释

【邯郸】1.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 2.战国赵都邯郸,因以为赵的代称。 3.指《邯郸曲》。 4.稻粱的一种。 5.复姓。汉有邯郸义。见《通志.氏族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邯】

邯【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玉篇》趙國有邯鄲縣。互詳後鄲字註。

水名。《後漢·西羌傳》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五部。《註》邯,水名。邯分流左右,在今廓州。

《廣韻》《集韻》《韻會》胡甘切,音酣。《集韻》䛁邯,漢縣名,屬樂浪郡。

《集韻》戸感切,音頷。《前漢·王莽傳》封都匠仇延爲邯淡里附城。《註》邯淡,豐盛之意。

【郸】

鄲【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宫】

宮【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

《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

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

學名。《禮·曲禮》諸侯曰頖宮。《註》謂半於天子之宮也。

官名。《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五音中聲曰宮。《前漢·律歷志》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倡始施生,爲四聲綱。《史記·樂書》宮,土音,聲出於,合口而通之,其性圓而居中。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爲宮也。《註》宮爲君主之義,當其爲宮,五聲皆備。

腐,不翦其類也。

環也。《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註》宮謂圍繞之。禮記曰:君爲廬宮之是也。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天子宮縣。《註》宮縣,四面縣也。

姓。左傳虞宮之奇,戰國宮佗。

北宮,南宮,俱複姓。

守宮,木名。《爾雅·釋木》守宮,槐。

守宮,蜥蜴名,別作。

叶古黃切,音光。《班固·張敖銘》功成德立,襲封南宮。垂號萬期,永保無疆。

叶古元切,音涓。《黃庭經》自高自下皆眞人,玉堂絳宇盡元宮。人音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