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史亦纷骛

出自:明代·于慎行《馆课雪夜讲庄义》

拼音:[xuán][shǐ][yì][fēn][wù]

平仄:平仄仄平仄

寒风吹朔雪,霏霏日云暮。
广庭列瑶阶,空林挺琼树。
有伟高堂上,宗工陈矩度。
抠衣侍绛帷,悬河启谆谕。
大道既具陈,玄史亦纷骛
载阐南华篇,探彼环中趣。
卓哉漆园吏,齐论归逍遥。
葆光守天府,泰宇悬高标。
乘元御六气,九万恣扶摇。
解牛怅四顾,梦蝶纷飘飖。
大知一万物,众籁空调刁。
太息至人远,梦觉何寥寥。
蟪蛄与彭祖,物化竞一朝。
指马得真诠,心斗聿云消。
归去夜未艾,三尺方瀌瀌。
嘘㗳不得寐,隐几坐萧条。

查看原文

字义

【玄】

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

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

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

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

《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

《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史】

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㕜《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御史,長史,刺史,漢官名。

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叶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纷】

紛【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馬尾韜也。《玉篇》亂也,緩也。

《博雅》紛紛,衆也。

喜也。《易·卦》用史巫紛若吉。《釋文》紛,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註》紛紛言其多。

《書·顧命》筍席紛純。《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註》紛,旗旒也。

《集韻》符分切,音汾。紛縕,亂貌。

《韻補》叶孚焉切。《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骛】

騖【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玉篇》奔也,疾也。《漢書·音義》直騁曰馳,亂馳曰騖。《爾雅·釋詁》騖,務强也。《疏》騖謂馳騖,務謂事務,二者皆以力勉强。《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叶莫宥切,音茂。《陸雲詩》巍巍先基,重規絫構。赫赫重光,遐風激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