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队咽笳箫

出自:唐代·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拼音:[hòu][duì][yān,yàn,yè][jiā][xiāo]

平仄:仄仄平平平

四海帝王家,两都周汉室。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
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玄冥奉时驾,白拒参戎律。
后队咽笳箫,前驱严罕毕。辉光射东井,禁令横西秩。
帐殿别阳秋,旌门临甲乙。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邙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孟冬霜霰下,是月农功毕。
天道向归馀,皇情美阴骘。行存名岳礼,递问高年疾。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登原采讴诵,俯谷求才术。
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施恩浃寰宇,展义该文质。
德泽盛轩游,哀矜深禹恤。申歌地庐骇,献寿衢尊溢。
瑞色抱氤氲,寒光变萧飋。宗枝旦奭辅,侍从王刘匹。
并辑蛟龙书,同簪凤凰笔。陶甄荷吹万,颂汉归明一。
欢与道路长,顾随谈笑密。叨承廊庙选,谬齿夔龙弼。
喜构大厦成,惭非栋隆吉。

查看原文

注释

【后队】王莽仿《周礼》官制置六队,以河内郡为后队。队,通"遂"。《汉书.地理志上》"河内郡……县十八"原注:"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更名。莽曰后队,属司隶。"亦称后队的长官。
【笳箫】犹笳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后】

后【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音後。《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書·仲虺之誥》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禮·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禮·曲禮》天子有后。《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諸侯亦稱后。《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古者君稱臣亦曰后。《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畢命》三后協心。《註》謂周公君畢公也。

《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傳》后土,社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與後通。《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義同。

叶後五切,音戸。《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队】

隊【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對切《正韻》杜對切,音憝。《說文》从高隊也,失也。

《玉篇》部也。百人也。《廣韻》羣隊也。《左傳·文十六年》楚子乗馹,會師於臨品,分爲二隊。《註》隊,部也。兩道攻之。《司馬相如·上林賦》車按行,騎就隊。

《集韻》《正韻》直類切,音懟。《集韻》落也。《禮·檀弓》退人若將隊諸淵。

《樂記》上如抗,下如隊。《釋文》隊,直媿反。《左傳·成十二年》俾隊其師。《集韻》本作墜。亦作隧。

《集韻》徐醉切,音遂。與隧同。詳隧字註。

《前漢·王莽傳》分爲六尉六隊。《註》隊,音遂。

《天子傳》得絕銒山之隊。《註》隊,謂谷中險阻道也。

《集韻》杜罪切,憝上聲。羣也。

【咽】

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笳】

笳【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廣韻》笳簫。《史記·樂書》胡笳似觱栗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伯陽避入西戎所作,卷蘆葉吹之也。《韻會小補》大胡笳十八拍,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號祝家聲。

叶居何切。《夏侯湛·笳賦》南閭兮拊掌,北園兮鳴笳。鳴笳兮協節,分唱兮相和。《篇海》亦作䈔。

【箫】

簫【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均琴瑟管簫。《蔡邕·月令章句》簫長則濁,短則淸。以蠟蜜實其底而增減之,則和管而成音,無所復調,當與琴瑟相參。《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簫。《爾雅·釋言》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疏》李巡曰:大簫,聲大者言言也。小者聲揚而小,故言筊。筊,小也。郭璞曰:簫,一名籟。《莊子·寓言篇》顏成子遊謂南郭子綦曰: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註》郭象曰:籟,簫也。《前漢·元帝紀贊》鼓琴瑟,吹洞簫。《註》如淳曰:洞簫,簫之無底者。《段龜龍·涼州記》呂纂,咸寧二年,人發張駿冢,得玉簫。《丹陽記》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上生簫管竹,圓緻異于他處,自泠倫採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而俗呼曰鼓吹山。《正韻》亦作箾。

弓末謂之簫。《禮·曲禮》凡遺人弓者,右手執簫,左手承弣。《註》簫,弭頭也。謂之簫,簫邪也。《正義》:簫,弓頭,頭稍剡差邪似簫,故謂爲簫也。

與篠通。《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荆。《註》簫與篠通。

叶音脩。《劉邵·趙都賦》擊靈鼓,鳴籟簫。乘素波,鏡淸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