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雍雍鸣雁何

出自:明代·乌斯道《翁妇行》

拼音:[qí,jī][rú][yōng][yōng][míng][yàn][hé,hē,hè]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东瓯兵乱夜深哭,嫁郎两月他家宿。
双飞燕子在雕梁,何为翻作野鸳鸯。
十年凤城悲远道,暗惜花颜为谁好。
羽林将军欢爱多,其如雍雍鸣雁何
剑戟门前日亭午,隔帘乞食惊瓯语。
问之元是旧鸾交,过眼云收转愁苦。
将军闺房锦绣林,郎情自重千黄金。
援琴作曲向郎道,恨郎不识琴中心。
封诗寄人托郎去,正寄与郎郎不悟。
岂期先得动天颜,花作丁香复如故。
已为将军留两儿,将军未必无好妻。
只恐清风岭头过,血痕尚有空岩诗。

查看原文

注释

【其如】怎奈;无奈。
【雍雍】1.鸟和鸣声。 2.声音和谐。 3.和洽貌;和乐貌。 4.犹雍容,从容大方。
【雍鸣】鸟类和谐地鸣叫。
【鸣雁】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郑玄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2.鸣啼的大雁。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杞县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雍】

雍【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

水名。《水經》四方有水曰雍。

縣名。《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

《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

《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

《集韻》通作雝。《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

《集韻》委勇切,音壅。《周禮·秋官·司寇》雍氏。《註》謂隄防止水者也。《釋文》雍,於勇反。

《集韻》祐也。《揚雄·甘泉賦》雍神休。《註》晉灼曰:雍,祐也。師古曰:雍,聚也。雍讀曰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用切,音㙲。《廣韻》九州名。雍,擁也。東崤,西漢,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釋文》雍,於用切。○按爾雅釋地作雝。

《韻會》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釋文》雍,於用反。

《廣韻》姓也。《韻會》文王子雍伯之後。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雁】

雁【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