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棘上青绳变

出自:明代·严嵩《叶工部本道自南都来话旧述情因有此作录似叶君并寄谢南都诸故旧》

拼音:[rén][qíng][jí][shàng,shǎng][qīng][shéng][bi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吏散长安日杜门,故人相见暂开尊。
人情棘上青绳变,身事池边老凤蹲。
阅尽世途惟自信,别来幽抱可谁论。
留都知旧劳相问,渭树冮云入梦魂。

查看原文

注释

【人情】1.人之通常的心情事理:不近人情|人情世故。 2.交情;情面:做个空头人情|不讲人情|此事须要托人情才办得。 3.人际往来应酬的礼节习俗:亲戚朋友多少人情客礼,哪里都要顾到|这些事并非是只为糟蹋钱,而是有些必须尽到的人情。 4.礼物:你许了我人情又不还。
【青绳】青色的绳子。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棘】

棘【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紀力切,音殛。《說文》小棗叢生者。《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詩·邶風》吹彼棘心。《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爾雅·釋木》終牛棘。《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執囚之處爲叢棘。《易·坎卦》係用纆,寘于叢棘。《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九棘,外朝也。《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與戟通。《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藥名。《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棘扈,鳥名。《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與僰通。《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姓。《論語》棘子成。

《唐韻》居里切,音紀。

《廣韻》居吏切,音記。義同。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绳】

繩【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

《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集韻》石證切,音乗。也。

《韻補》叶乗融切。《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廣韻》俗作繩。

【变】

變【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鞭去聲。《說文》更也。《小爾雅》易也。《廣韻》化也,通也。《增韻》轉也。《正韻》攺也。《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註》更也。《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註》變,猶易也。《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動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註》變,動也。《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權變。《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註》變,權也。反經合道之謂也。

災異曰變。《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死喪曰變。《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姓,見《姓苑》。

《韻會》平免切,音辨。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叶眠切,音邊。《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叶必愼切,音鬢。《陸雲詩》羽儀未變,叶有客來信。○按《說文》本从攴䜌,載攴部。徐曰:攴,有爲也。精薀从久,俗譌作攵,非。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从攵,非。

集韻俗作〈木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