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食鬻溪泉

出自:元代·丁复《送索都事调浙东佥宪》

拼音:[dàn][shí,sì,yì][yù][xī][quán]

平仄:仄平仄平平

老客浙东民,喜闻浙东使。
浙东山海区,七郡疏星置。
石田垦硗确,积叠登栈庋。
编屋困贫瘠,颇复崇礼义。
然松夜读书,卖薪给朝馈。
妇女供蚕绩,租税庶用备。
衣裳太粗疏,颜色甚憔悴。
淡食鬻溪泉,匏卜足滋味。
儿童知畏官,长老怕逢吏。
养儿充门户,生女早捐弃。
辛苦力田农,不必了生事。
县令无鲁恭,郡守非龚遂。
犁锄遭贱辱,刀笔致赢利。
况从官卖盐,十室九空匮。
彊黠骋哗嚚,寡弱甘殽胾。
噬啮罄遗骼,椎剥方纵恣。
每年八九月,傒我使者至。
望望焦釜沃,往往烈火炽。
伏地靡号诉,仰天但悲喟。
明公禀至仁,夙负经济志。
渊源邹鲁学,肺腑唐虞治。
彤庭二三策,至言答天意。
琼林预高宴,玉堂资小试。
股肱将迩延,耳目先远暨。
往年冠尧豸,江山发新丽。
冰霜含春阳,妪煦畜凌厉。
渐阶绣斧持,仍专纪纲地。
果然新诏下,趣整东南骑。
白发海濆生,喜语连梦寐。
亦知吾父兄,迤及弟子类。
遂痊疮痍肤,顿伸湮郁气。
排阍出幽闭,却枕起痿痹。
欢声召太和,福物下祥瑞。
英才不徒生,生则必名世。
由来文儒用,岂但黼黻谓。
匪幸一道私,四海悉渐被。
微羽慕灵凤,蹇足羡良骥。
栖身市巷陋,揣分天壤异。
虽后门屏谒,自识廊庙器。
新诗猥垂录,知己每怀愧。
芜辞莫殚陈,包荒尚无薙。

查看原文

注释

【淡食】1.吃无盐或盐味极淡的食物。 2.指粗劣的饭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淡】

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說文》薄味也。《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啖,亦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甘之反也。《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廣韻》《集韻》《正韻》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隨風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淡淡,安流平滿貌。《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入。

《廣韻》《集韻》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與痰通。《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濫切,音餤。水味也。《中庸》淡而不厭。

《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

【食】

食【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蝕。《說文》一米也。《玉篇》飯食。《增韻》殽饌也。

茹也,啗也。《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古史考》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鑽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農時,人方食穀,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及黃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樂。《書·益稷》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傳》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決川有魚鱉,使民鮮食之。

《書·洪範》惟辟玉食。《註》珍食也。

食祿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祭曰血食。《史記·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飮酒亦曰食。《前漢·于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

耳食。《史記·六國表》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目食。《宋史·司馬光傳》飮食所以爲味也,適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綠之,以爲槃案之翫,豈非以目食乎。

吐而復吞曰食。《書·湯誓》朕不食言。《左傳·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爾雅·釋詁》食,僞也。《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故通謂僞言爲食言,故此訓食爲僞也。

蠱惑曰食。《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

消也。《左傳·哀元年》伍員曰:後雖悔之,不可食已。《註》食,消也。

《書·洛誥》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傳》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

日食,月食。《易·豐卦》月盈則食。《春秋·隱三年》日有食之。

《左傳·襄九年》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禮·檀弓》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註》不食,謂不墾耕。

《前漢·外戚傳》房與宮對食。《註》應劭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房宮,二人名。

《揚子·方言》食閻,勸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

寒食,節名。《荆楚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大食,國名,在西域波斯國西,都婆羅門,兵刃勁利,勇于野鬬。

《廣韻》戲名。博屬。

姓。漢有食子通。《希姓錄》後漢食于公。

《集韻》祥吏切《正韻》相吏切,音寺。《論語》有酒食,先生饌。《禮·曲禮》食居人之左。《註》食,飯屬也。

糧也。《周禮·地官·廩人》匪頒賙赐稍食。

以食與人也。《詩·小雅》飮之食之。《禮·內則》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註》食謂乳養之也。《左傳·文元年》穀也食子。《註》食,養生也。

《廣韻》《集韻》《韻會》羊吏切,音異。《廣韻》人名。漢審食其,酈食其。《荀悅·漢紀》作異基。

叶式灼切,音爍。《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躍。壞我王室,民困于食。

【鬻】

鬻【亥集上】【鬲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之六切,音祝。《說文》䭈也。《註》今俗作粥。《爾雅·釋言》鬻,糜也。《註》淖糜。《儀禮·士喪禮》鬻餘飯。《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註》饘鬻,餬屬也。

《集韻》《正韻》余六切,音育。《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註》賣也。

《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音義》鬻,養也。

姓。《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集韻》居六切,音鞠。《詩·豳風》鬻子之閔斯。《傳》鬻,稚也。《朱傳》養也。

《集韻》忙皮切,音糜。通作。

叶余律切,音矞。《揚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貨市寵,而苞苴是鬻。

叶職律切,音㤕。《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鬻。

【溪】

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泉】

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洤《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州名。《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龍泉,劒名。卽龍淵也。《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姓。南史有泉企。

貨泉,卽錢也。《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錢。

《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韻補》叶才勻切,音秦。《李尤·東觀銘》房闥內布,疏綺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集韻》或作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