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棱虽刓光晶荧

出自:清代·汪士鋐《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

拼音:[fēng][léng,lēng,líng][suī][wán][guāng][jīng][yíng]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焦山山崖《瘗鹤铭》,雷击坠江江冥冥。
一旦水底出至宝,神物焜耀含精灵。
此碑书家最珍惜,欲拓恐犯蛟龙腥。
致令赝本遍天下,刻画嫫母夸娉婷。
或传此是右军迹,逸少二字疑足徵。
或云弘景或顾况,未睹真迹凭图经。
沧洲使君好古士,搜奇抉怪心无宁。
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时当穷冬江水涸,巉岩洗刮平沙汀。
或侧或仆露奇字,磊落散布如天星。
命工舁石置江岸,残笔剩画稀留形。
重依旧石定方位,安排字迹还仪型。
屹如阴崖立华屋,恍然峭壁开新硎。
字体宽绰近古隶,锋棱虽刓光晶荧
睇视山中宰相笔,齐梁风格我所凭。
何年埋没忽露泄,水府倏忽仍丘陵。
吾吴太守素神异,驱使直可到六丁。
狼贪虎噬且弗避,挥斥水怪如蝘蜓。
世间宝物久必显,云日肯被烟尘暝。
扶倾固待巨人手,此举便已喧惊霆。
远道寄我喜创见,从今摹画希精能。
此石此铭不再得,毋使日夜椎拓无留停。

查看原文

注释

【锋棱】1.亦作"锋棱"。 2.指物体的锋芒﹑棱角。 3.凌厉的气势。 4.指刚直方正﹐气势凌厉。 5.气势(直逼)。
【光晶】1.光辉;明亮。 2.指精义。
【晶荧】1.明亮闪光。 2.指光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锋】

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說文》兵耑也。本作鏠。省作鋒。《釋名》刀其末曰鋒,言若鋒刺之毒利也。

《前漢·東方朔傳》變詐鋒起。《荀子·王制篇》嘗試之說鋒起。《註》如鋒刃齊起而難犯。

軍之前列。《前漢·黥布傳》布爲前鋒。

星名。《史記·天官書》斗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國名。《史記·五帝紀》帝嚳娶豐。

劒名。《典論》寶劒有三,其二曰華鋒。

【棱】

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魯登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登切,冷平聲。或作楞,俗作稜。《說文》柧也。《廣韻》四方木也。

殿堂上最高處曰柧棱。見柧字註。

神靈之威曰棱。《前漢·李廣傳》威棱憺乎列國。

剛棱。《後漢·王允傳》剛棱疾惡。

模棱,持兩端。《唐書·蘇味道傳》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模稜持兩端可也。世號模棱手。

《集韻》閭承切,音陵。義同。

《集韻》丑升切,音僜。吳人謂酢柚爲棱。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刓】

刓【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吾官切,音岏。《說文》剸也。从刀,元聲。一曰齊也。《徐曰》印刓弊。《前漢·韓信傳》刻印刓忍不能予。《註》蘇林曰:刓音刓角之刓,與摶同。手弄角訛,不忍授也。《玉篇》削也。《廣韻》圓削也。《六書故》削去廉隅也。《楚辭·九章》刓方以爲圓。

《集韻》或作㝴。亦作園。《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註》角泯鑠也。

通作玩。《前漢·酈食其傳》爲人刻印,玩而不能授。《註》師古曰:韓信傳作刓,此作玩,義各通。

《韻補》叶虞袁切,音元。《白居易詩》危石疊四五,嵬剞且刓。造物者何意,惟在嵓東偏。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晶】

晶【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精光也。从三日。《宋之問詩》八月涼風天氣晶。

晶晶,光也。《歐陽詹·秋月賦》晶晶盈盈。

《方岳詩》江樹曉晶晶。《集韻》或作晟。《通雅》古精、晶通。《易林》陽晶隱伏,卽陽精。《讀書通》水精,卽水晶。

【荧】

熒【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戸扃切《集韻》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螢。《說文》屋下燈燭之光。从焱冖。《前漢·班固敘傳》守突奧之熒燭。《註》師古曰:熒熒,小光之燭也。

《玉篇》熒熒,猶灼灼也。《廣韻》光也,明也。《史記·趙世家》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杜牧·阿房宮賦》明星熒熒。

熒惑,星名。《史記·天官書》察剛氣以處熒惑。亦作營。

《莊子·人閒世》而目將熒之。《註》使人眼眩也。

熒陽,縣名。《左傳·宣十二年》及熒澤,見六麋。《註》熒澤,在熒陽縣東。

《水經注》火山。似火,从地中出,名熒臺。

草名。《爾雅·釋草》熒委萎。《註》藥草也。

與螢通。《爾雅·釋蟲》熒火卽炤。《後漢·靈帝紀》逐熒光行數里。

《集韻》乎萌切,音宏。火光。

維傾切,音營。義同。

《集韻》《類篇》。《集韻》本作滎。水名。

《集韻》烏迥切,音濙。同瑩。聽瑩,疑惑也。《莊子·齊物論》是黃帝之所聽熒也。

《五音集韻》烏絅切,音鎣。火光貌。

《集韻》胡鎣切,濙去聲。暫明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