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巇可抵

出自:清代·郑珍《检外祖黎静圃安理府群文稿感成》

拼音:[gēng,gèng][wú][xī][kě,kè][d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八股行海内,于今五百祀。
子弟为学问,富贵当券纸。
是于古制作,未便克均峙。
自有归唐兴,杨马不敢耻。
下迄崇祯末,能辈递砻砥。
小技诚未尊,大醇亦无几。
元气入我朝,钟陵实巨指。
韩张有天授,蓺圣忘排比。
继起百年间,亦莫不深柢。
后生贪巧捷,转贩竞相市。
盗笛吹宫商,截朽饰丹紫。
玉尺亦已亡,各以意憎喜。
古云经大义,毋乃不若是。
惟昔外王父,孝友发屯否。
多能出少贱,此事特深至。
出入对偶法,钩提古先髓。
食时可百篇,占授懒自纪。
平生多阅历,曾不挂唇齿。
文亦杀锋棱,百鍊化绕指。
老手林汲翁,见之叹无已。
谓是有根本,更无巇可抵
禄位惜不偿,老饮抑泉水。
呼母来从居,曰已归故梓。
七十老孟公,处置到鸡豕。
三日一来过,琐琐身料理。
此义今则无,死或不相视。
固知有言者,天性厚如此。
当时我童幼,顽状顽难似。
先生抚而笑,孺子盍楚捶。
耕稼傥有人,学成尽堪俟。
此后执经来,请业吾语尔。
配质不易镌,而公行病矣。
阳厥见侠瘿,绕颈若珠累。
无知尚肆姐,持册前问字。
先生不挥去,曰居待吾起。
力疾为指说,声轰所凭几。
想见仁人心,何尝知有死。
回首十六年,面命犹在耳。
儿长业日荒,欲言自先葸。
司马有遗文,传布竟谁事。
临风一抚额,高山怅予跂。
既以负先生,又以负母氏。
所欲非得为,永惭卢东里。

查看原文

字义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巇】

巇【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巇。危險貌。《張九齡贈舊寮詩》經途避險巇。

罅。亦作嶬。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抵】

抵【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邸。《說文》擠也。

觸也。《前漢·禮樂志》習俗薄惡,民人抵冒。《註》抵,忤也,冒犯也。

當也。《史記·高祖紀》傷人及盜抵罪。《註》謂使各當其罪。《前漢·武帝紀》元封三年,作角抵戲。《註》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

與觝通。《張騫傳》又作角氐。

至也。《前漢·杜延年傳》或抵其罪法。《註》特致之於罪法。

《禮·樂志》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歸也。《前漢·項籍傳》抵櫟陽史司馬欣。《註》相歸抵也。亦通作邸。

拒也。《前漢·梁平王傳》抵讕置辭。

《田延年傳》延年抵曰:無有是事。《註》抵,拒諱也。

擲也。《後漢·禰衡傳》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衡見之,毀以抵地。

大抵,猶言大凡。《史記·酷吏傳》大抵盡詆以不道。《漢書》作大氐。《註》大歸也。

《集韻》或作掋。

直皆切,音㜨。亦擠也。

《韻會》掌氏切《正韻》諸氏切,音紙。同扺。擊也。《戰國策》蘇秦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前漢·朱博傳》奮髥抵几。詳扺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