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麦争籼

出自:清代·郑珍《阿卯晬日作》

拼音:[níng,nìng,zhù][wéi,wèi][mài][zhēng][xiān]

平仄:平平仄平平

贫人养儿女,其苦安可言。
计日喜存活,及岁能无欢。
我非无大男,夭不与我玄。
踰年幸举汝,吾道方艰难。
万卷不能炊,一钱丐人艰。
汝顾生健食,饥啼可胜怜。
论升买市米,归已亭午閒。
待饱化为乳,乃及供汝餐。
常恐力难活,嗢喔行周年。
身中百衲衣,五色花斑斑。
头上红锦帽,金钱龙凤盘。
涎长被颈下,文抱当胸前。
吾贫那辨此,见汝从母贤。
俗情重晬日,烹羊宰肥豚。
招要聚三族,喜气令冬温。
吾此为单家,力又难膻荤。
亦复洁疏食,为儿荐蘋蘩。
祝毕抱汝拜,忍涕为笑颜。
我族食遵义,八叶当吾身。
维昔别子公,锋冠刘綎军。
播平不与赏,屯耕水烟田。
谋力著新站,气欲无奢安。
鹰鸠起旁掣,郡卒赖以全。
定国与捍患,饮井俱忘源。
洪柯有荣悴,欲语声已吞。
先世一卷书,今惟吾家存。
将复高祖德,未必非荡迁。
想见灵之来,喜添一代孙。
子孙不易为,抚首增浩叹。
汝母罗百具,试儿心向先。
鳞列图与书,错以聿以研。
古印大如斗,中央狮伏跧。
寸幅我新画,上有米家山。
抱持不可律,爬按随掀翻。
乃左持古籀,右手持天元。
大笑真吾子,此意宁非天。
我年十七八,逸气摩空蟠。
读书扫俗说,下笔如奔川。
谓当立通籍,一快所欲宣。
狂谋百不遂,亲老家益贫。
头颅近三十,心平无波澜。
穷达知有命,浪走无乃颠。
观海难为水,一蓺思专门。
几年费心血,略识书数原。
父菑子肯穫,夫岂不愿然。
即今盛平世,经术招儒冠。
立成俱推步,不用暅与蕃。
两闱禁篆体,隶楷须同文。
儿亦焉用此,来踵阿爷跟。
六经丽日月,义若东溟宽。
取汲任其才,收效无钝顽。
小用为帖括,命来即称官。
腾身九霄上,袍笏光且鲜。
一生免长饿,亲戚分唾残。
世间富贵人,得力文几篇。
儿其速长大,破楼思著鞭。
与作鼠衔姜,宁为麦争籼

查看原文

字义

【宁】

宁【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麦】

麦【亥集下】【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正字通》俗麥字。(麥)《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

《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姓。《隋書》有麥鐵杖。

《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

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籼】

籼【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相然切,音仙。本作秈。《揚子·方言》江南呼稉爲秈。或作相然切,音仙。《揚子·方言》江南呼稉爲秈。或作䄽。

相关诗句
宁为麦争籼 与作鼠衔姜 破楼思著鞭 儿其速长大 得力文几篇 世间富贵人 亲戚分唾残 一生免长饿 袍笏光且鲜 腾身九霄上 命来即称官 小用为帖括 收效无钝顽 取汲任其才 义若东溟宽 六经丽日月 来踵阿爷跟 儿亦焉用此 隶楷须同文 两闱禁篆体 不用暅与蕃 立成俱推步 经术招儒冠 即今盛平世 夫岂不愿然 父菑子肯穫 略识书数原 几年费心血 一蓺思专门 观海难为水 浪走无乃颠 穷达知有命 心平无波澜 头颅近三十 亲老家益贫 狂谋百不遂 一快所欲宣 谓当立通籍 下笔如奔川 读书扫俗说 逸气摩空蟠 我年十七八 此意宁非天 大笑真吾子 右手持天元 乃左持古籀 爬按随掀翻 抱持不可律 上有米家山 寸幅我新画 中央狮伏跧 古印大如斗 错以聿以研 鳞列图与书 试儿心向先 汝母罗百具 抚首增浩叹 子孙不易为 喜添一代孙 想见灵之来 未必非荡迁 将复高祖德 今惟吾家存 先世一卷书 欲语声已吞 洪柯有荣悴 饮井俱忘源 定国与捍患 郡卒赖以全 鹰鸠起旁掣 气欲无奢安 谋力著新站 屯耕水烟田 播平不与赏 锋冠刘綎军 维昔别子公 八叶当吾身 我族食遵义 忍涕为笑颜 祝毕抱汝拜 为儿荐蘋蘩 亦复洁疏食 力又难膻荤 吾此为单家 喜气令冬温 招要聚三族 烹羊宰肥豚 俗情重晬日 见汝从母贤 吾贫那辨此 文抱当胸前 涎长被颈下 金钱龙凤盘 头上红锦帽 五色花斑斑 身中百衲衣 嗢喔行周年 常恐力难活 乃及供汝餐 待饱化为乳 归已亭午閒 论升买市米 饥啼可胜怜 汝顾生健食 一钱丐人艰 万卷不能炊 吾道方艰难 踰年幸举汝 夭不与我玄 我非无大男 及岁能无欢 计日喜存活 其苦安可言 贫人养儿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