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写江天光照壁

出自:清代·郑珍《浯溪游》

拼音:[yǐng][xiě][jiāng][tiān][guāng][zhào][b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朝别柳司马,暮拜元道州。
濑齿寒泉水,濯足清湘流。
春风挈船好晴日,拊髀跃入浯溪游。
浯溪何在在湘浒,胜游未易更仆数。
初缘苔磴踏莎行,碧尘里烟浓楚楚。
户以石门檈以桥,隔阂其内涉无睹。
度桥而南忽异常,千章嫩盖蒙堂隍。
幽飔澹霭落香雨,缘云堕地山皆凉。
中有次山旧日樟,枝所到处天无光。
扶来小峰欲上翔,若翼伏卵苦佩囊。
?亭紫桷出峰顶,下视乃在枝间藏。
由樟西行百余尺,摩崖阴风动心魄。
三百六十生铁虬,影写江天光照壁
墨精阅勺走殊怪,至今柳印压手擘。
前明亦有中兴颂,姓字谁某漫莫识。
瞿家玉筋临崖东,鲛胎老皮嵌紫茸。
蛓毛蜭茧四卫护,不许摩拓伤其峰。
皤书颠笔接不暇,足直目眩成老翁。
一群乳虎阻去路,手擘寸线回盘中。
绣沓罗蒙罩云麓,惊入洞房睡初足。
春流溪水花溶溶,满耳丁当漱寒玉。
峭石叠起珊瑚枝,铁网槎枒瘦无肉。
红亭鼎峙上下石,万颗斜阳点丹绿。
出最上亭钞厥旁,乃登峿台颠中央。
天置橙榻不砻琢,广脩可坐百人强。
台唇窊尊古藓镶,尊底万丈浮清湘。
尊中凝脂白如霜,疑是元子残酒浆。
此时傲气横八极,叉腹大卧望昊苍。
不觉今古入奇怀,风雷摆宕虮虱肠。
笑向云中数招手,拍拍窊尊叫聱叟。
何必相逢孟武昌,始汎抔湖一樽酒。
当日能昏昏死阿?,乃见天王下殿走。
感时忧国颂嗣皇,事有至难寓忠厚。
文章经济付一漫,山水伤心旌吾有。
黄云动地悲风来,同游者子皆归哉。
右堂书鬼转清啸,旧居空见高坟堆。
小子不知独何事,幽兰暗结红玟瑰。

查看原文

注释

【影写】1.描绘﹐描述。 2.摹写;描摹。
【江天】江河水面上的广阔空际:万里~。
【天光】1.自然的智慧之光。 2.日光;天空的光辉。 3.指白昼。 4.喻君主。 5.犹天色。 6.晨光。 7.谓天亮。 8.谓天气。
【光照】1.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2.光辉照耀(多用于比喻):~人间。
【照壁】又称“照墙”。大门外正对门起屏蔽作用的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影】

影【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

【写】

寫【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

鑄像曰寫。《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集韻》四夜切,音卸。與卸通。《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註》舍車解馬也。

叶舒呂切,音暑。《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叶上湑下處。

叶蘇果切,音瑣。《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壁】

壁【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作。

相关诗句
幽兰暗结红玟瑰 小子不知独何事 旧居空见高坟堆 右堂书鬼转清啸 同游者子皆归哉 黄云动地悲风来 山水伤心旌吾有 文章经济付一漫 事有至难寓忠厚 感时忧国颂嗣皇 乃见天王下殿走 当日能昏昏死阿? 始汎抔湖一樽酒 何必相逢孟武昌 拍拍窊尊叫聱叟 笑向云中数招手 风雷摆宕虮虱肠 不觉今古入奇怀 叉腹大卧望昊苍 此时傲气横八极 疑是元子残酒浆 尊中凝脂白如霜 尊底万丈浮清湘 台唇窊尊古藓镶 广脩可坐百人强 天置橙榻不砻琢 乃登峿台颠中央 出最上亭钞厥旁 万颗斜阳点丹绿 红亭鼎峙上下石 铁网槎枒瘦无肉 峭石叠起珊瑚枝 满耳丁当漱寒玉 春流溪水花溶溶 惊入洞房睡初足 绣沓罗蒙罩云麓 手擘寸线回盘中 一群乳虎阻去路 足直目眩成老翁 皤书颠笔接不暇 不许摩拓伤其峰 蛓毛蜭茧四卫护 鲛胎老皮嵌紫茸 瞿家玉筋临崖东 姓字谁某漫莫识 前明亦有中兴颂 至今柳印压手擘 墨精阅勺走殊怪 影写江天光照壁 三百六十生铁虬 摩崖阴风动心魄 由樟西行百余尺 下视乃在枝间藏 ?亭紫桷出峰顶 若翼伏卵苦佩囊 扶来小峰欲上翔 枝所到处天无光 中有次山旧日樟 缘云堕地山皆凉 幽飔澹霭落香雨 千章嫩盖蒙堂隍 度桥而南忽异常 隔阂其内涉无睹 户以石门檈以桥 碧尘里烟浓楚楚 初缘苔磴踏莎行 胜游未易更仆数 浯溪何在在湘浒 拊髀跃入浯溪游 春风挈船好晴日 濯足清湘流 濑齿寒泉水 暮拜元道州 朝别柳司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