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我逡巡负所求

出自:清代·姚燮《对酒抒怀简都门故人 其四》

拼音:[xī][wǒ][qūn][xún][fù][suǒ][qiú]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惜我逡巡负所求,缚车驽钝不能骝。
竟容落拓师张翰,几见勋名悔许由。
黄蘖满山饥雀苦,碧桃横镜淡蛾羞。
拥书坐作专城贵,一笑邯郸梦里侯。

查看原文

注释

【逡巡】迟疑不敢向前的样子:逡巡不前|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惜】

惜【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

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逡】

逡【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踆。《說文》復也。《玉篇》退也,郤也。《集韻》逡巡,行不進也。《前漢·公孫弘傳》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註》言有次第也。《楚辭·九章》遷逡次而勿驅兮。

月運之名。《揚子·方言》日運爲躔,月運爲逡。

《小爾雅》體慚曰逡。

與㕙通,兔名。《戰國策》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集韻》須閏切,音竣。逡遒,縣名。

與駿通。《禮·大傳》執籩豆,逡奔走。《書·武成》作駿。

【巡】

巡【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廣雅》巡,行也。《說文》巡,視行貌。《玉篇》巡守也。《書·舜典》五載一巡守。

《周官》六年,五服一朝。

六年,王乃時巡。《左傳·昭五年》大有巡功。《註》天子巡守曰巡功。巡所守之功。

《玉篇》徧也。《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于彭羅,人欲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註》巡,徧也。《疏》謂巡繞徧行之。

逡巡,郤退之貌。《莊子·田子方》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集韻》余專切,音沿。相循也。《禮·祭義》隂陽長短,終始相巡。《註》巡讀如沿漢之沿。謂更相從道。

叶松宣切,音旋。《歐陽修·送吳生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

《集韻》順古作巡。註詳頁部三畫。

【负】

負【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

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

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師古曰:《列女傳》云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敗也。《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憂也。《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註》負,猶憂也。

愧也。《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註》負,愧也。

《廣韻》背恩忘德曰負。《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類篇》違也。《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註》索隱曰:負音佩。

《唐韻正》叶房以切。《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叶房遇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按負字,古音房以反。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求】

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