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山川

出自:近现代·冯友兰《沁园春 四川参观》

拼音:[zhuàng][lì,lí][shān][chuān]

平仄:仄平平平

壮丽山川,千里巴蜀,一月游踪。
见斗天斗地,昂扬意气,忘劳忘我,宏阔心胸。
大渡河边,渣滓洞里,巨笔都题乐在中。
移山业,都耻为智叟,勇为愚公。
红军故道新工。
有三十年诗史交融。
想遵义会开,群尊北斗,娄山关越,词唱西风。
战胜冬寒,赢得春到,万水奔流尽向东。
好形势,要直追急起,学向工农。

查看原文

注释

【壮丽】1.健壮美丽。 2.宏壮美丽。多指山川﹑建筑﹑图景﹑场面等。 3.宏伟瑰丽。多指文辞。
【丽山】1.谓附着于山。 2.山名。即骊山。 3.复姓。
【山川】1.山岳﹑江河。 2.借指景色。 3.指名山大川。 4.指名山大川之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壮】

壯【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

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丽】

丽【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麗古作丽。註詳鹿部八畫。(麗)〔古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

《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註》麗,猶繫也。

《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正韻》光明也。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正韻》小舟也。

姓,見《姓苑》。

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麗古字通。

《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力智切,音詈。美也。

《類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麗)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川】

川【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瀆。《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關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三川,郡名。《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口川。《周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川衡,官名。《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竅也。《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註》川,竅也。

叶樞倫切,音春。《詩·大雅》旱旣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