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循拱柳摘蛴螬

出自:近现代·金天羽《萧退闇索赠》

拼音:[qǐ][xún][gǒng][liǔ][zhāi][qí][cáo]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称霸诗盟我独豪,论书子亦二徐高。
羁栖共作吴阊隐,潜确真能羿彀逃。
梦听秋原击雕谔,起循拱柳摘蛴螬
东封不借吾人笔,霜兔纵横任子操。

查看原文

注释

【蛴螬】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茎等为食﹐为主要地下害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循】

循【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爾雅·釋詁》自也,率循也。《說文》行順也。《禮·射義》卿大夫以循法爲節。《史記·循吏傳》奉職循理,亦可以爲治,何必威嚴哉。《前漢·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註》執持而順行之。

《增韻》依也。《左傳·昭七年》循牆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註》依山南行也。

《廣韻》善也。

《玉篇》循次序也。《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韻會》循環,謂旋繞往來。《史記·高帝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巡也。《前漢·宣帝紀》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正韻》循,摩也。《前漢·李陵傳》數數自循其刀環。《註》循,謂摩循也。

撫循,慰安也。《前漢·蕭何傳》拊循勉百姓。《趙充國傳》拊循和輯。

《廣雅》述也。《前漢·馮立傳》立爲西河上郡太守,居職公廉,與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

無所作爲曰因循。《韓愈·酬裴功曹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秖因循。

《集韻》船倫切,音脣。蹲循,逡巡也。

【拱】

拱【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註》垂衣拱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

《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拱。《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

拱翊,環衞也。

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

州名。漢留郡,宋置拱州。

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

《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

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

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韻渠玉切相近,讀者宜細分。或省作共。

【柳】

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丣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蛴】

蠐【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徂奚切《韻會》《正韻》前西切,音齊。蠐螬,見螬字註。

蝤蠐,見蝤字註。《說文》本作。

【螬】

螬【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曹。《爾雅·釋蟲》蟦,蠐螬。《註》在糞土中者。《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本草》一名乳齊,一名地蠶,一名應條,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滾行。《說文長箋》曹,猶官曹,言多也,故从曹。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