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妙碑体虬筋拳

出自:近现代·金天羽《艺林九友歌》

拼音:[mò][miào][bēi][tǐ,tī][qiú][jīn][qu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脚踏衡岱匡庐尖,揽胜未入川与黔。
学诗二杜三李间,能事不到眉山髯。
眼中诗友金坡贤,瓣香直为髯苏拈。
伟干风流腹笥便,馀技顾曲新词填。
吴中叶钮声秘潜,粟庐垂老管律严。
曲三百支被管弦,吴梅入室文采鲜。
东塘财思足比肩,惆怅旅食京华年。
吴蜀二子声华骈,并辔侧帽登歌筵。
大鹤沤尹双词仙,莼农后起少不廉。
扬帆直挂南溟天,象王宫阙蚝山黏。
桄榔面涩椰酒甜,蛮姬红语娇胜莲。
讵知秋士心肠煎,泪下檀板金樽前。
苏晋长斋参画禅,樱花三岛春漫漫。
征鞍柳絮方脱棉,红楼吹笛写婵娟。
间翻摆伦诗一编,宗风窈窕离言诠。
苦李祝发投笔铦,道俗易境无猜嫌。
苏今去返兜率天,何时高屐参军钤。
苦李入寺心祇洹,平生结习勇弃捐。
水绘番纸莺粟妍,墨妙碑体虬筋拳
灯明冻石手自镌,西泠石室关锁键。
五君多艺超郑虔,声诗律吕书画兼。
吴中六法我推袁,神化丹青顾陆专。
缶庐篆刻久恐刓,行楷独以晋法传。
海藏貌谷心诚悬,伪体我欲祧临川。
有生好结翰墨绿,开新纳故门庭宽。
萧书茂密古衣冠,符书俊健翔鹓鸾。
萧今习静修止观,符生汇笔升斗沾。
虚堂六月松风乾,何人减字谱幽兰。
九疑山人双谱刊,赏音坐听谷口弹。
制器刌合宫羽难,琴桐箫竹寻荒山。
箜篌埙篪巧力弹,瑟声微带湘江澜。
夜闻十指泉呜滩,风流艺事书生孱。
琴心跌宕创胆寒,伏波被议收军权。
当年虎帐看龙渊,臂鹰射猎南山巅。
醉向灞陵亭下眠,公孙弟子双鬟偏。
分曹角剑罗裳纤,觥觥奇女无人怜。
净洗脂粉抛翠钿,乘槎海外惊鸿骞。

查看原文

注释

【墨妙】1.精妙的文章。 2.精妙的书法。 3.精妙的绘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墨】

墨【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五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妙】

妙【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姓。見《姓苑》。

《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

【碑】

碑【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体】

体【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劣也。

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體)〔古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虬】

虬【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直音》同虯。詳虯字註。

【筋】

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竻《廣韻》《集韻》《韻會》舉欣切《正韻》居銀切,音斤。《說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禮·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周禮·天官·醫師》凡藥以辛養筋。《釋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竹名。《戴凱之·竹譜》筋竹,長二丈許,圍數寸,至堅利,南土以爲矛。其筍未成竹時,堪爲弩絃。

藥名。《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

姓,出《姓苑》。

《集韻》渠焉切,音乾。大腱也。《篇海》俗作䈥。

【拳】

拳【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權。手也。《玉篇》屈手也。《前漢·鉤弋倢伃傳》武帝巡守過河閒,召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

《廣雅》拳拳,憂也。一曰愛也。

勤懇也,恭也。《前漢·貢禹傳》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註》忠謹之意。亦作惓惓。

奉持之貌。《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姓。衞大夫拳彌。

《集韻》苦遠切,音綣。

驅圓切,音弮。奉持貌。

與弮同。《前漢·司馬遷傳》士張空拳,冒白刃。《註》拳,弓弩弮也。言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空拳也。

已袁切,綣平聲。力也。《詩·小雅》無拳無勇。徐邈讀。

通作捲。見捲字註。

相关诗句
乘槎海外惊鸿骞 净洗脂粉抛翠钿 觥觥奇女无人怜 分曹角剑罗裳纤 公孙弟子双鬟偏 醉向灞陵亭下眠 臂鹰射猎南山巅 当年虎帐看龙渊 伏波被议收军权 琴心跌宕创胆寒 风流艺事书生孱 夜闻十指泉呜滩 瑟声微带湘江澜 箜篌埙篪巧力弹 琴桐箫竹寻荒山 制器刌合宫羽难 赏音坐听谷口弹 九疑山人双谱刊 何人减字谱幽兰 虚堂六月松风乾 符生汇笔升斗沾 萧今习静修止观 符书俊健翔鹓鸾 萧书茂密古衣冠 开新纳故门庭宽 有生好结翰墨绿 伪体我欲祧临川 海藏貌谷心诚悬 行楷独以晋法传 缶庐篆刻久恐刓 神化丹青顾陆专 吴中六法我推袁 声诗律吕书画兼 五君多艺超郑虔 西泠石室关锁键 灯明冻石手自镌 墨妙碑体虬筋拳 水绘番纸莺粟妍 平生结习勇弃捐 苦李入寺心祇洹 何时高屐参军钤 苏今去返兜率天 道俗易境无猜嫌 苦李祝发投笔铦 宗风窈窕离言诠 间翻摆伦诗一编 红楼吹笛写婵娟 征鞍柳絮方脱棉 樱花三岛春漫漫 苏晋长斋参画禅 泪下檀板金樽前 讵知秋士心肠煎 蛮姬红语娇胜莲 桄榔面涩椰酒甜 象王宫阙蚝山黏 扬帆直挂南溟天 莼农后起少不廉 大鹤沤尹双词仙 并辔侧帽登歌筵 吴蜀二子声华骈 惆怅旅食京华年 东塘财思足比肩 吴梅入室文采鲜 曲三百支被管弦 粟庐垂老管律严 吴中叶钮声秘潜 馀技顾曲新词填 伟干风流腹笥便 瓣香直为髯苏拈 眼中诗友金坡贤 能事不到眉山髯 学诗二杜三李间 揽胜未入川与黔 脚踏衡岱匡庐尖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