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蹲架上侈两胯

出自:近现代·金天羽《滑竿诗恼石遣翁》

拼音:[rù][dūn][jià][shàng,shǎng][chǐ][liǎng][kuà]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人坐滑竿习作惰,舁行尽日仰天卧。
上坡趾高头在下,头不着枕苦摇播。
以手承头臂力尽,戴此巨赘真无那。
八一老翁遘此厄,翻羡褙子得安坐。
峨眉褙子亦生趣,累箱叠箧高能荷。
入蹲架上侈两胯,有似虾蟆升宝座。
头鬓雪白襁负孩,空惹旁人笑口哆。
翁性畏险两不乐,宁使拄杖足趾破。
我独竖脊不倒卧,此身晷仿箭折苛。
腰腰叠摺额近膝,彼自轩前我立垛。
泰山亦有爬山虎,旁行斜上四贴妥。
有时左右忽相易,髣髴迥帆拽转舵。
峨山磴窄难方轨,胡旋便恐碎及踝。
伤禽恶弦翁固然,心悸临潼覆车祸。

查看原文

字义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蹲】

蹲【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說文》踞也。《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詩·小雅》蹲蹲舞我。《傳》蹲蹲,舞貌。《釋文》蹲,七旬反。本或作墫。《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註》蹲蹲,行有節。

《集韻》粗本切,音鱒。聚也。《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註》蹲,聚也。

《集韻》蹤倫切,音遵。鷷,或作蹲。雉,西方曰鷷。

《集韻》祖本切,音。義同。

《集韻》徂丸切,同躦。或作蹲。

《集韻》趣允切。蹲循,緩意。

【架】

架【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訝切《集韻》《正韻》居迓切《韻會》居訝切,音駕。《類篇》與榢同。亦作枷。杙也,所以舉物。

衣架也。《爾雅·釋器疏》凡以竿爲衣架者名箷。

《正韻》屋架也。《儀禮·少宰饋食註》大夫士廟皆兩下五架。

《廣韻》舉閣也。

《韻會》棚也。

以架架物。《詩·周南·鄭箋》鵲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侈】

侈【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齒。奢也,泰也。《六書故》好廣也。《書·周官》祿不期侈。

《詩·小雅》哆兮侈兮。《註》微張貌。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疏》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柞有鬱。

作奓。《張衡·西京賦》心奓體泰。

《字彙補》以支切,音移。《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錫衣侈袂。

《字彙補》昌者切,音拸。《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註》侈,昌爾反。

昌者反。

叶充豉切,音。《左思·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胯】

胯【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音庫。《說文》股也。《正韻》署胯兩股閒。《史記·淮隂侯傳》不能死,出我胯下。《註》股也。

《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

《廣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同。

《集韻》枯買切,音銙。腇肥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