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庠序黜雅乐

出自:近现代·金天羽《端阳至矣开笈得钟进士四图奇趣满抱乘醉命笔匪云讽议聊致轩渠 其三 吹箫图》

拼音:[ěr][lái][xiáng][xù][chù][yǎ][lè,yuè,yào,lào]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秦家弄玉箫声美,彩凤云间展双翅。
廿四桥头好明月,绛唇亦复咀宫徵。
怪尔须髯猬绕喙,引吭讵能商女似。
迩来庠序黜雅乐,红鬼呢呢说情死。
尔髯本以鬼为徒,魅舞魈吟随所使。
鬼才长吉取科第,忍俊簪花作烟视。
一唱居然博三叹,愿献官家佐郊祀。
人生曲学贵阿世,追身须媚婵娟子。

查看原文

注释

【迩来】〈书〉近来。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雅乐】古代宫廷祭祀活动和典礼仪式所用的音乐或乐舞。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后经儒家倡导,将周代的“六舞”列为雅乐的最高典范。《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均为当时雅乐的歌词。历代雅乐的形式内容有所不同,但其音乐的“庄严肃穆”和歌词的“典雅纯正”却始终不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迩】

迩【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同邇,俗省。(邇)〔古文〕、蔡之密邇於楚。

通作爾。《詩·大雅》莫遠具爾。《註》爾,近也。《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註》揖而移之近之也。《說文》別作字从臸作。(邇)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庠】

庠【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祥。《說文》禮官養老處也。《禮·王制》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註》上庠右學,大學也。下庠左學,小學也。

《學記》黨有庠。《疏》於黨中立學,敎閭中所升者也。《孟子》設爲庠序學校以敎之。庠者養也,校者敎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序】

序【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緒。《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註》所以序別內外。《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集韻》或作㘧䦽。

《玉篇》學也。《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孟子》殷曰序。

《玉篇》長幼也。《孟子》長幼有序。

《廣雅》次也。《詩·大雅》序賔以賢。《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註》次序之時。

姓。《禮·射義》序點揚觶。《疏》序氏點名也。

《韻會》敘,通作序。《爾雅·序疏》敘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與緒通。《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

【黜】

黜【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斥汙闇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通作絀。《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或作詘。別作㔘。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