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绾驰道

出自:近现代·金天羽《金阊行》

拼音:[jīn][chāng][wǎn][chí][dào]

平仄:平平仄平仄

高高吴王城,六门平旦开。
金阊绾驰道,车毂呜春雷。
枫桥水溅溅,细柳夹道栽。
军中闻凯歌,云自固镇回。
梨园奏新腔,丝管清且哀。
此地非军中,何用长街枚。
失意广座间,刀光迎面来。
连营一呼啸,势若风雨催。
是时金阊城,灯火照楼台。
狎客正飞觞,座有金钗陪。
忽闻嘶骑临,呜呜角声吹。
遣簪复堕履,涕笑如婴孩。
城门下金锁,欲遁难凿坏。
列肆何煌煌,善贾倚多财。
亦有海外商,百物储珍瑰。
蹋户如催租,囊宝盈其怀。
蒐索到蓬门,不问棬与杯。
呜呜角复呜,负戴行大逵。
官鼓打严更,瞳瞳见朝晖。
趫者饱飏去,黠者潜行归。
明朝大将临,建鼓扬旌麾。
下马气如虹,擐甲看于思。
我士听无哗,告汝军中规。
乱者缳首刑,我法不可违。
幸逃军吏诛,去矣无从追。
反侧各自安,无为蒐根荄。
赏善而罚淫,金钱犒累累。
此意诚难知,公然奖盗魁。
可怜金阊民,灶突寒无灰。
捐赀赞北征,荆棘缘自栽。
跳身愿从军,良民不可为。

查看原文

注释

【金阊】苏州有金门﹑阊门两城门﹐故以"金阊"借指苏州。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阊】

閶【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尺量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說文》天門也。一曰楚人名門曰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後漢·杜篤傳》排閶闔,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風名。《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淮南子·天文訓》四十五曰閶闔風至。《註》兌卦風。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

門名。《正字通》閶門,姑蘇城門名。

《集韻》他郞切,音湯。鼞或作閶。鼓聲也。

【绾】

綰【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玉篇》貫也,羂也。《廣韻》繫也。《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註》綰者,統其要津。

《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驰】

馳【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池。《玉篇》走奔也。《廣韻》馳騖也,疾驅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姓。《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集韻》唐何切,音駝。亦走也。

叶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叶尺里切,音恥。《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叶直詈切,音滯。《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