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着谢家之屐

出自:清代·易顺鼎《百字令 其一 花朝日两大人携家游五榕山,渡江遇雨,小憩山侧观音阁,归,用忠雅堂体赋二词》

拼音:[yòng][zhuó,zháo,zhāo,zhe][xiè][jiā,jia,jie][zhī][jī]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讳春颇甚,被啼莺猜破,百花生日。
丝雨连江寻梦去,瘦尽山眉黛色。
时暖时寒,乍醒乍困,天似人无力。
东风如箭,踏青今岁难必。
忽然电母驱车,山灵投刺,也怕春光弃。
山亦苍生相望久,用着谢家之屐
画鹢双行,香骢几队,补尽蛮天缺。
一家人影,此江真与同碧。

查看原文

注释

【谢家】1.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2.指南朝宋谢灵运家。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3.指南朝齐谢朓家。 4.指闺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用】

用【午集上】【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五用哉。

《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以也。《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庸也。《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增韻》器用也。《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傳》器實曰用。《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廣韻》通也。

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韻補》叶餘封切,音容。《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着】

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小爾雅》思也。

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着。

【谢】

謝【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

《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

《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

《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

《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

《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韻會》聽也。《正韻》致仕曰謝。《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註》謝,猶聽也。皓曰: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皆却而退去之義。

鳥名。《張華·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菜名。《本草綱目》水苦蕒,一名謝婆菜。

島名。《唐書·地理志》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

蠻名。《舊唐書·南蠻傳》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

國名。《詩·大雅》于邑于謝。《毛傳》謝,周之南國也。《朱傳》在今鄧州南陽縣。

縣名。《前漢·地理志》謝沐縣,屬蒼梧郡。

姓。《廣韻》出留、會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爲氏。《左傳·昭七年》謝息,爲孟孫守。

複姓。《風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因以爲氏。《前漢·古今人表》謝丘章,魯人。

通作榭。《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庳,無觀臺榭。《註》本亦作謝。《荀子·王霸篇》臺榭甚高。《註》與謝同。

或作繹。亦作射。《爾雅·釋魚》龜仰者謝。《疏》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周禮·春官·龜人鄭註》仰者繹。《禮·玉藻·鄭註》靈射之屬。《釋文》射音亦。《周禮》作繹。《爾雅》作謝。

叶祥豫切,徐去聲。《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氣離坐,㥏墨而謝。

叶徂賀切,音坐。《韓愈·送窮文》。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屐】

屐【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奇逆切《韻會》《正韻》竭戟切,音劇。《說文》屩也。从履省,支聲。《增韻》木屐也。《晉書·宣帝紀》懿使軍士三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馬步俱進。或作跂。《莊子·天地篇》跂屩爲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