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下酒

出自:清代·易顺鼎《鹧鸪天 其三》

拼音:[sāo,sǎo][xià][jiǔ]

平仄:平仄仄

风语华言岂足凭。
任人指定作明徵。
幽兰捏造三生眷,香草流传四海朋。
骚下酒,梵旁灯。
凡情艳想两俱冰。
梦游仙曲无名氏,心出家庵有发僧。

查看原文

注释

【下酒】1.以菜佐酒。谓就着菜把酒喝下去。 2.指佐酒的菜肴果品。 3.适宜于佐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骚】

騷【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說文》一曰摩馬。

《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

《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