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廛稳受千崖里

出自:清代·易顺鼎《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拼音:[yī][chán][wěn][shòu][qiān][yá][l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使君十载南康城,抚摩一郡如孩婴。
我来匡山狎猿鹤,满耳闻颂神君声。
作公部民差可喜,一廛稳受千崖里
劳公白衣常送酒,念我黄冠似归里。
命驾每从千里外,卜居已过三年矣。
去年武昌来,闻公亦初还。
公还旧郡我还山,山中猿鹤皆欢颜。
今年武昌来,闻公又将去。
公还故乡我流寓,山中猿鹤皆悲绪。
我今年才三十强,怀抱冰雪无春阳。
每逢热官辄走避,见公岂意温中肠。
公年八十好神采,健若龙马驰康庄。
至人养和驭造化,外物冰炭谁能伤。
乃知蓬蒿与松柏,相见未可论短长。
八百纵难企彭祖,九十已足凌张苍。
何况治郡有阴德,于公子孙行更昌。
官閤沈沈语忘倦,白头回忆江南战。
酒酣耳热说曾侯,幕府英英盛群彦。
郭冲五事犹能记,阮孚三语初为掾。
同时得路俱腾骧,钟鼎山林两无算。
转饷曾推萧相功,饮醇自学曹参办。
寥落东南一老守,头童齿豁看云久。
方今吏道颇衰微,莫使贤人厌升斗。
安得皆如元道州,一时布列神州九。
解组谁明陶令心,埋轮更惜张纲手。
我尚思攀车上辕,公言且酌杯中酒。
函楼老子六十余,挂冠七载神丰腴。
今年有意探匡庐,乘兴一访茅君居。
华阳句曲公乡里,洞天福地非虚诬。
烦公更作东道主,却写交游两世图。

查看原文

注释

【一廛】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 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稳受】准定受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廛】

廛【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音纏。《說文》一畝半,一家之居。《詩·魏風》胡取禾三百廛兮。《傳》一夫之居曰廛。《周禮·地官·遂人》夫一廛田百畮。《註》廛,城邑之居。《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謂居曰廛。

《玉篇》市邸也。《禮·王制》市廛而不稅。《註》廛市物邸舍,稅其舍,不稅其物。《周禮·地官·廛人》掌斂廛布,而入于泉府。《註》廛布者,貨賄諸物邸舍之稅《疏》謂在行肆,官有邸舍,人有置物於中,使之出稅,故云廛布也。《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

《集韻》或作㙻。《前漢·揚雄傳》有田一㙻。

《集韻》亦作㙻㢆鄽。

【稳】

穩【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正韻》烏本切,溫上聲。《說文》蹂穀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隱省。古通用安隱。

《字彙補》叶烏銑切,音偃。《蘇軾·垂雲亭詩》江山雖有餘,亭榭苦難穩。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受】

受【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

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叶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从音胡到切,下从丈。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崖】

崖【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