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波咽

出自:清代·易顺鼎《满江红 其二》

拼音:[ōu][bō][yān,yàn,yè]

平仄:平平平

尺八琼箫,算不与、莺花堕劫,尽分付、才人笔底,春魂飘瞥。
词客有灵应识我,书生薄命真同妾。
把鬓丝、禅榻旧心情,和君说。
谢娘院,鸳尘歇。
秋娘渡,鸥波咽
剩青溪隔雨,红桥支月。
忏泪无功聊忏梦,伤春已误还伤别。
记秦淮、水榭上镫时,筝船发。

查看原文

注释

【鸥波】鸥鸟生活的水面。比喻悠闲自在的退隐生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鸥】

鷗【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說文》鷗,水鴞也。一名鷖。《李時珍曰》鷗者,浮水上,輕漾如漚也。

本作漚。《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註》漚同鷗。

《集韻》于切,音區。水鳥也。

於求切,音優。義同。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咽】

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