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蛙语沸湖塍

出自:清代·易顺鼎《卖花声 元墓晚归,月黄风黑,纪之以词》

拼音:[sì][qián][wā][yǔ,yù][fèi][hú][ché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风力欲生棱。
衫化春冰。
寺前蛙语沸湖塍
除却秋坟山鬼外,一个枯僧。
老树络幽藤。
万绿鬅鬙。
凉萤已坐豆花棚。
画出吴天愁影子,黄月如灯。

查看原文

字义

【寺】

寺【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㞢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

《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

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

《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非。轉音時吏切,讀若侍,《正譌》合寺、侍爲一,非。《集韻》或作䦙。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蛙】

蛙【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哇。《說文》蝦蟆屬。《本草》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靑綠色,尖觜細腹,俗謂之靑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尹文子·大道上篇》路逢怒蛙而軾之。《前漢·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羣鬭。

《韻會》淫也。《前漢·王莽傳》紫色蛙聲。《註》淫蛙之聲。

烏蝸切,音哇。義同。本作䖯。或書作鼃。別詳黽部。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沸】

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味切,音芾。涫也。《詩·大雅》如沸如羹。

水名。《王子年·拾遺記》蓬萊山有沸水,飮者千歲。

井名,潭名。《水經注》曲阿季子廟前井及潭常沸,故名井曰沸井,潭曰沸潭。《謝惠連·雪賦》沸潭無涌,炎風不興。

《集韻》《正韻》敷勿切《韻會》分勿切,音拂。灑也。

觱沸,泉出貌。《詩·小雅》觱沸檻泉。

《正韻》滂佩切,音配。波涌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水蟲駭波鴻沸。

怒貌。《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

與潰同。沸渭,不安貌。《王褒·洞蕭賦》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註》沸或爲潰,扶味切。《集韻》或作。

【湖】

湖【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塍】

塍【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同堘。《班固·西都賦》溝塍刻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