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氄救贫窭

出自:清代·张之洞《忆岭南草木诗十四选二 其一 越王台木棉》

拼音:[wēn][rǒng][jiù][pín][jù]

平仄:平仄仄平仄

谁摹宋院画,花色赤如土。
问名为木棉,发艳独奇古。
赫若朱衣神,不比红裳女。
五丈阿房旗,十围金轮柱。
高干必掩群,奇葩向天吐。
鹑火挂屋角,珊瑚出海浦。
疑是丹穴凤,翔风散毛羽。
登台瞰春城,光采照万户。
自斗天云霞,不忧海风雨。
絮著复丰茸,温氄救贫窭
色正兼体直,耐久且高举。
糟魄又利用,可颂德有五。
移此贡汉廷,玉树安足数。

查看原文

注释

【贫窭】1.亦作"贫寠"。 2.贫乏,贫穷。 3.指贫穷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温】

温【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

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

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

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

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

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

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

《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温温恭人。

煖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襲狐貉之温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燖也。《中庸》温故而知新。《註》温如燖温之温,謂故學之熟矣,復時習之謂之温。

風名。《禮·月令》季夏温風始至。

姓。《廣韻》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內温,因以命氏。

《集韻》《韻會》《正韻》紆問切,音醖。温藉也。同蘊。《詩·小雅》飮酒温克。《箋》苞裹曰藴,謂藴藉自持,含容之義。經中作温者,蓋古字通用。

讀作盜。《史記·周本紀》周繆王得驥温驪。《索隱》温音盜,徐廣曰温,一作盜。盜竊也。淺靑色。

《韻補》叶紆權切,音淵。《蘇軾詩》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温。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氄】

氄【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而隴切《集韻》《韻會》乳勇切,同。鳥細毛也。一曰毛盛。《書·堯典》鳥獸氄毛。《孔傳》鳥獸皆生耎毳細毛以自溫。

馬融云:溫柔貌。正義云:氄毛,謂附肉細毛。《劉楨·烏生八九子詩》氄毛不自煖,張翼强相呼。

《玉篇》而允切,音蝡。義同。

《集韻》而融切,音戎。

如容切,音茸。義縟。《玉篇》《增韻》亦作㲝。

【救】

救【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廏。《說文》止也。《博雅》助也。《廣韻》護也。《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詩·大雅》式救爾後。

《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爾雅·釋器》絇謂之救。《註》救絲以爲絇。

姓。《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

《集韻》恭于切,音拘。《周禮·司救》劉昌宗讀。

《韻補》叶居尤切。《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贫】

貧【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頻。《說文》財分少也。《爾雅·釋言》寠,貧也。《註》謂貧陋。《疏》貧者,無財也。《書·洪範》六極,四曰貧。《傳》困於財。《詩·邶風》終寠且貧。《晉語》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韻補》叶頻眠切,音騈。《歐陽修·送魏主簿詩》士欲見所守,視其居賤貧。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窭】

窶【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其矩切《集韻》郡羽切,音蔞。《說文》無禮居也。《徐註》階阼升降,所以行禮,貧無禮,故先見於屋室。《詩·邶風》終窶且貧。《傳》窶者無禮也。《爾雅·釋言》窶,貧也。《註》謂貧陋。《疏》由其無財以爲禮,故謂貧陋。

《前漢·東方朔傳》盆下爲窶數。《師古註》窶數,戴器也。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數爲之,今賣白團餠人所用者是。《釋名》窶數,猶局促,皆小意也。

《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史記·淳于髠傳》甌窶滿簀。《裴駰註》甌窶,便側之地。

《韻會》《正韻》良據切,音慮。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