匉訇止市閧

出自:清代·曾燠《赠章实斋国博》

拼音:[pēng][hōng][zhǐ][shì][hòng,xiàng]

平仄:平平仄仄仄

章公得天秉,赢绌迥殊众。
岂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
君貌颇不扬,往往遭俗弄。
王氏鼻独齇,许丞听何重。
话仿仲车画,书如洛下讽。
又常患头风,无檄堪愈痛。
况乃面有瘢,谁将玉璏砻。
五官半虚设,中宰独妙用。
试以手为口,讲学求折衷。
有如遇然明,一语辄奇中。
古来记载家,庋置可充栋。
歧路互出入,乱丝鲜穿综。
散然体例纷,聚以是非讼。
孰持明月光,一为扫积霿。
赖君雅博辨,书出世争诵。
笔有雷霆声,匉訇止市閧
续鉴追温公,选文驳萧统。
乃知貌取人,山鸡误为凤。
武城非子羽,谁与子游共。
感君惠然来,公暇当过从。

查看原文

注释

【匉訇】象声词。形容大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匉】

匉【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普耕切,音怦。匉訇,大聲。

【訇】

訇【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轟。《說文》騃言聲。

《廣韻》匉訇,大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砰磅訇礚。師古曰:皆流水鼓怒之聲。《張衡·東京賦》軯礚隱訇。薛綜曰:鐘鼓之聲也。《韓愈·華山女詩》訇然震動如雷霆。

《玉篇》地名。漢中西域有訇鄕。

人名。黃訇,見《晉書·載記》。汝訇,見《宋史·宗室表》。

姓。《蜀錄》關中流人訇琦、訇廣。

《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義同。

《集韻》九峻切,音呁。與同。《博雅》欺也。

《說文》从言,勻省聲。籀文作。

【止】

止【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

《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註》內諱獲,故言止。

《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註》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註》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市】

市【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時止切《正韻》上止切,音恃。《說文》買賣所之也。《風俗通》市,恃也。養贍老小,恃以不匱也。《古史考》神農作市。《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禮·地官》五十里有市。《又》大市,日昃而市,百旅爲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爲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註》市,雜聚之處。

《冬官·考工記》面朝后市。《史記·平準書註》師古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曰市井。《漢宮闕疏》長安立九市。《張衡·西都賦》廓辟九市,通闤帶闠。

《廣韻》買也。《爾雅·釋詁》貿賈,市也。《疏》謂市買賣物也。《論語》沽酒市脯。

《管子·侈靡篇》市也者,勸也。勸者,所以起本。

天市,市樓,軍市,星名。《史記·天官書》房心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市中六星曰市樓。《正義》天市二十二星,主國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前漢·天文志》軍市十三星,在參東南,天軍貿易之市。

縣名。《前漢·地理志》新市縣,屬鉅鹿郡。

司市,官名。《周禮·地官·司市》掌市之治敎政,量度禁令。《註》市官之長。

【閧】

閧【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音巷。義同。

《集韻》與巷衖。

姓。《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廣韻》俗作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