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营鱼阵半垂纶

出自:明代·董其昌《杜日章将军榆溪钓隐图》

拼音:[bàn][yíng][yú][zhèn][bàn][chuí][lún,guā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濠梁之乐子非我,欸乃一曲秦无人。
手铸黄金为少伯,头簪青笠比玄真。
胡儿饮马留泉脉,海客盟鸥问水滨。
烟艇莫言空载月,半营鱼阵半垂纶

查看原文

注释

【鱼阵】指规模较大的鱼群。
【垂纶】1.垂钓。 2.传说吕尚(姜太公)未出仕时曾隐居渭滨垂钓,后常以"垂纶"指隐居或退隐。 3.借指隐士。 4.指钓鱼的用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营】

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余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說文》市居也。从宮,熒省聲。

《玉篇》度也。《廣韻》造也。《詩·大雅》經之營之。《箋》營表其位。

《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營治也。《易·繫辭》四營而成易。《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詩·小雅》營營靑蠅。《傳》營營,往來貌。《釋文》營說文作謍。小聲也。

《禮·禮運》營窟。《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韻會》軍壘曰營。《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註》營,䰟也。一曰衞也。

營室,星名。《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註》屏營,彷徨也。

《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敘傳》營信巫史。《註》鄧展曰營惑也。

《廣韻》州名。舜分靑州爲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註》自岱東至海。《疏》博物志云:齊有營丘,豈是名乎。《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縣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註》或曰營丘。

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營漢侯國。在濟南。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鉤營,地名。《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姓。《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營郃。

與熒通。熒惑,星名。亦作營。見熒字註。

《集韻》懸扃切,音熒。辯解也。《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鱼】

魚【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註》以魚皮爲飾。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地名。《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註》彤魚,國名。

姓。《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

叶魚羈切,音宜。《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

叶語鳩切,音牛。《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

【阵】

陣【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玉篇》旅也。《廣韻》列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玉篇》本作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垂】

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

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

《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

《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纶】

綸【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龍春切,音倫。《說文》靑絲綬也。《後漢·輿服志》百石靑紺綸,一采宛轉繆織,長丈二尺。

《廣韻》絲綸。《釋名》綸,倫也,作之有倫理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綸謂綱也,以織綜經緯。《禮·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疏》綸麤於絲。《後漢·章帝紀》吹綸絮。《註》綸似絮而細。

《易·繫辭》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釋文》京房云:綸,知也。王肅云:綸,纏裹也。荀云:綸,迹也。

《詩·小雅》之子于釣,言綸之繩。《傳》綸,釣繳也。

《莊子·齊物篇》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音義》綸,琴瑟絃也。

草名。《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博物志》綸似宛轉繩。

姓。《魏志》孫文懿臣綸直。

地名。《左傳·哀元年》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註》綸,虞邑。

《集韻》盧昆切,音論。義同。

《廣韻》古頑切《集韻》姑頑切,音鰥。靑絲綬。《北堂書鈔》晉紀云:王敦欲伐甘卓,遣使送白綸巾與卓,卓不取。

謝萬著白綸巾。《正字通》綸巾,巾名。世傳孔明軍中嘗服之。俗作。

《韻補》叶閭員切。《道藏·元始歌》黃庭戊巳無流源,徹通五藏十二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