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未消融

出自:近现代·顾随《水调歌头 晨见木稼作》

拼音:[cǐ][jì][wèi][xiāo][ró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桥下卫河水,此际未消融
试灯早过,惊蛰将近,尚冰封。
前日晴天霏雪,纷似梨花飘落,撩乱夕阳红。
昨夜结珠霰,瑟瑟下长空。
带朝烟,拖宿雾。
更迷濛。
一番浪子心计,枉是偏天工。
俯仰琼楼玉宇,高下琼林玉树,人在玉壶中。
桃李岂沈默,著意待东风。

查看原文

注释

【此际】此时,这时候。
【未消】不用,不要。
【消融】融化;消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际】

際【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祭。《說文》壁會也。《玉篇》合也。《廣韻》會也。《易·泰卦》天地際也。《坎卦》剛柔際也。《前漢·翼奉傳》詩有五際。《註》詩內傳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隂陽終始際會之歲,於此則有攺變之政也。

《爾雅·釋詁》際接翜,捷也。《註》捷謂相接續也。《疏》際者,相會之捷也。《小爾雅》際,接也。

交際。《孟子》萬章曰:敢問交際何心也。《莊子·徐無鬼》仁義之士貴際。《唐書·房琯傳》不諧際人事。

《玉篇》方也。《廣韻》邊也,畔也。《易·豐卦》天際翔也。《莊子·知北遊》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

叶子悉切,音卽。《黃庭經》三明出華生死際,父曰泥丸母雌一。

叶子結切,音卩。《王筠詩》神芝耀七明,山蒲含九節。日軒若迴駕,相待靑雲際。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消】

消【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㴅《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

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

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

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

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

消石,藥名。

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

《韻補》叶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

叶思留切,音脩。《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融】

融【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說文》炊氣上出也。《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和也。《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長也。《爾雅疏》宋衞荆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明也。《詩·大雅》昭明有融。《註》融,明之盛者。

朗也。《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註》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州名。《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頂者。

《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祝融,神名。《禮·月令》其神祝融。《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姓。《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通作䑣。《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䑣䑣。《集韻》籀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