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拙稻粱

出自:清代·蒋春霖《咏物十首 其三 雁》

拼音:[jiāng][hú][zhuō][dào][liá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有羽仪用,惊猜鹓鹭行。
相呼来泽国,失影下寒塘。
关塞愁笳鼓,江湖拙稻粱
无为避矰缴,葭菼夜苍苍。

查看原文

注释

【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走~ㄧ闯~ㄧ流落~。
【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湖】

湖【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拙】

拙【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䂐《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梲。讀若專入聲。《說文》不巧也。《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

《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

【稻】

稻【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叶徒苟切。《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叶徒故切,音度。《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粱】

粱【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梁。《說文》米名也。《篇海》似粟而大,有黃靑白三種,又有赤黑色者。《韻會小補》粱,粟類,米之善者,五穀之長,今人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少也。《爾雅·釋草註》虋,赤粱粟。芑,白粱粟。《周禮·天官》犬宜粱。《疏》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故云犬宜粱。《廣志》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本草》白粱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有襄陽竹根者最佳。黃粱出靑、冀。《杜甫·贈衞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閒黃粱。《註》《本草》香美逾諸粱,俗呼竹根黃。

莠類曰粱。《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疏》稂,一名童粱。《集韻》或作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